热门频道

中国深度报道的源起与发展趋势    

中国深度报道的源起与发展趋势

  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中国深度报道两次大的发展时期,那么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深度报道将迎来第三次大发展,其理念、操作方式等方面也将发生变革。

吴湘韩

  什么是深度报道?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对深度报道的概括非常简明而准确:“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明明日之意义。”

  尽管研究者对中外深度报道的起源时间有争议,但对中国深度报道勃兴的时间高度认同,均认为深度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改革开放潮流迅速崛起。从1986年开始,带有思想启蒙功能的深度报道热持续发酵,连全国好新闻评选也设立了“深度报道奖”。《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经济日报》的《关广梅现象》,《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兴安岭火灾反思的系列报道(《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和《命运备忘录》《大学生毕业成材追踪记》《武威收报事件》被公认为这一时期的深度报道代表作。

  如今,无论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还是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都加大了深度报道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纷纷开设深度报道栏目或版面,以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度报道的崛起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nextpage}

中国深度报道将迎来第三次大发展

  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与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不无关系。在大变革、大转型时代,旧的规则已经被打破,新的规则需要建立,利益调整经常发生,利益群体不断分化,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众需要媒体解疑释惑,媒体只有挖掘信息,开掘真相,守望社会,才能不断满足民众的知情权。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没有改变。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攻坚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会以不同的新闻事件显现。深入挖掘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分析背后的原因,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中国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也是中国深度报道大发展的机遇期。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呈裂变式发展,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便捷,媒体竞争白热化。传统媒体为应对新媒体冲击,纷纷加大采编力量,力图以深度报道求生存,求发展。如都市报纷纷设立深度报道部,加大对热点新闻的解读、深度调查、追踪和评论,有的媒体甚至提出用“吃干榨尽”的手段对待每一个热点事件。而一些新闻门户网站在以信息快餐取胜的同时,设立“深度”板块,整合深层次的信息。

  媒体间的竞争,会直接推动深度报道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日报、周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的深度报道将并存,虽然彼此会有消长,但哪一种形式都不会消亡。

  有一家日报的深度报道主编,几年前设想日报每天以一个或几个深度报道版面压缩新闻周刊深度报道的生存空间。但几年过去,一些新闻周刊的日子还“过得很好”。这是因为新闻事件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深层次信息的暴露也有一个过程,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也需要时间,这为周刊的深度报道留下了空间。而且简单、浅层次信息的广泛传播为深度报道起到广告的作用。

  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救不了传统媒体,但其实传统媒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深度报道的主力军。虽然微博时代,人人可能都是记录者,但因其信源单一,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和说服力,需要传统媒体记者多方调查、核实。如“山西封口费事件”,尽管举报人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网上的帖子有图有文字,但仍是单一信息来源,公信力不够。《中国青年报》记者深入调查,多方突破、求证,报道发表后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反响强烈。有公信力才有影响力,门户网站转载的也都是传统媒体首发的深度报道。

{$nextpage}

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1.日益成熟的专业化操作

  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些深度报道代表作或多或少存在“主题先行”、不够客观、观点与事实不分等瑕疵,那么今天的深度报道作品整体来说相对客观、平衡,更具专业化水平。

  这与深度报道“操盘手”的素质有关。上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的作者大都是文学爱好者,较少受过新闻职业化训练。今天深度报道的采编人员大都受过新闻专业系统训练,学习过被翻译的西方新闻教科书,有的从业者是“海归”。他们遵循真实、准确的报道准则,注重客观、平衡、理性。

  而且,随着中国法制的完善,民众利用法律维权意识增强,也倒逼深度报道从业者专业化操作,做到事实和观点都真正平衡,从而规避法律风险。

  网络时代,网上庞杂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更需要深度报道从业者求真的态度和勇气;面对利益的诱惑,更需要媒体独立的品格。

  可以预见,随着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深度报道从业者越来越多,将来深度报道的操作更具专业化。

  媒体对深度报道的需求增大,而生产的成本比较高,对记者的突破能力、专业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未来有可能出现除通讯社外的深度报道产品供应商,一些深度报道生产和传播强势的媒体,有可能向各地的都市报、网站分销深度报道产品。

{$nextpage}

2.将呈现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体的多元文本形态

  如果说信息组合、重思想的特稿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启蒙之需,新时期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不公平、不正义、侵犯民众合法权益的事需要媒体开掘真相,维护公平正义。

  在当前资讯泛滥,媒体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把调查性报道作为报社安身立命的新闻报道样态。他说:“这种报道样态是《中国青年报》要保持的特色,使《中国青年报》在竞争中能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日本媒体称我们为‘有力纸’,认为是有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新闻界最有影响的,就是深度报道。当时也是我们编辑记者尝试的新的报道样态。大家都认为消息制胜的时候,我们以深度报道取胜。我认为,我们现在调查性报道的成功范例就是深度报道在新时期的一种重现。”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个教育局长的“职务后”突击》系列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河北某市原教育局长冯云生在卸任当晚调动数百名教师,有的媒体根据网上反映打几个电话就发表了报道,给读者的真相不明,反响不大。《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铁桥、来扬赶赴现场,艰难突破,追寻真相,连续追踪报道,引起领导和纪检部门重视,冯云生被查出权钱交易而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当然,调查性报道不可能是深度报道的唯一形态,将来也不可能是。特稿、评述性政论等都是深度报道的文本形态。

{$nextpage}

3.深度报道的传播速度将加快

  一方面,从业者利用网络大大提高深度报道采编效率传播速度,但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更加激烈,抢时效更加白热化,深度报道越来越难以独家。

  1987年6月24日至7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深度报道代表作“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实际5月7日就发生大火。据作者叶研回忆,火灾发生一个多星期后,记者才从北京出发。当时发稿用电报。

  而现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操作灾难深度报道,经常当天发生,当天操作,第二天见报。如果事情还在发展,就进行连续报道。记者采访手段更加现代化,利用微博、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新手段。在组织协调方面,整合采编资源,团队作战,快速出击;抛弃大篇幅特稿式写作,采用能快速操作的组合式报道模式。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就是利用多篇稿件及隐藏于稿件间的编辑意图来演绎一个主题,一般组合方式是:“由头新闻+主打新闻+相关稿件+相关链接+相关图片”。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31.8%,按照“媒体受众规模占人口总数20%即可称为大众媒体”的国际通行说法,中国网络媒体已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被网络转载,影响力不断扩大。

  虽说网络时代平面媒体深度报道独家首发越来越难,但如果一家媒体拥有独特的资源,包括媒体的公信力资源、人脉资源等,记者编辑的深度报道能力强,包括突破能力、利用网络的能力等,发表独家深度报道也并非不可能。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