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陈晓楠:主持人是最本色的演员    

陈晓楠:主持人是最本色的演员


陈晓楠.jpg (16.89 KB)

  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4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凤凰卫视专题节目《冷暖人生》荣获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这是中国电视节目第一次赢得芝加哥国际电视雨果奖。《冷暖人生》主持人陈晓楠说:“此次参赛选送的《华山挑夫》是《冷暖人生》最常态的一集,打动评委的并非是那些挑夫多苦多难,而是他们内心光亮的东西,能突然点燃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麻木的心灵。”

  “变化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情”

  “我总是会对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感兴趣,它们好像空气中的气泡,跳跃着让周围的一切更生动。而一段新的生活,带来的是无比新鲜的细节,这对于我来说,恐怕是‘变化’最大的意义所在。”这是凤凰卫视女主播陈晓楠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描述。对于主持人这个工作,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持人是最本色的演员。”很多人认识陈晓楠是在“9·11”的那个灾难之夜,人们跟着这位凤凰卫视女主播的同步传译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全过程,像那些令人震惊的灾难场面一样,女主播的解说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很多人认识陈晓楠是在为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制作的专题片《水木清华》中,很多看过片子的人都认为陈晓楠是主持这类文化专题片的“惟一合适的主持人”。在“9·11”事件报道中,陈晓楠表现得更多的是智慧的一面;在《水木清华》中,陈晓楠表现得更多的是优雅的一面。也有很多人是从《凤凰早班车》和《凤凰午间特快》认识陈晓楠的,在这些节目中,人们更多地看到了作为主持人的陈晓楠清新自然的主持风格。“主持人的工作很有意思,主持人的魅力就在于你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在关注你。”这是陈晓楠对主持人工作的又一种理解。毫无疑问,这种关注会给自己带来某种成就感。她并不拒绝跟这些陌生的关注者有更多的交流。当众多关注者让她描述自己的主持风格时,她在不同场合都是一样的回答:真实、自然、睿智、优雅。

  “凤凰给人一种张力,特别吸引我”

  2000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事业上已经渐入佳境的陈晓楠,却令人意外地离开了她熟悉的工作环境,加盟凤凰卫视,接替同门师姐陈鲁豫,成了凤凰卫视名牌栏目《凤凰早班车》的当家花旦。去凤凰卫视对陈晓楠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她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喜欢香港那种工作的张力,喜欢与不同地域的人集中在一起。

  “我想来凤凰的最大动力恐怕是好奇吧,凤凰台是个国际化的传媒,这就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凤凰卫视我们做的节目多半都是直播节目,而且多半都不会有写好的稿子,一般都是即兴的。要说自由度的话,的确是有的,但是对主持人的要求会比较高。我从内地电视台到凤凰卫视所做的最大调整,就是要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上台。这当然更利于个性的发挥。我喜欢的一句英语就是‘Be yourself (做你自己)’。我希望比别的任何人更快地传达新闻,我希望能传达出比较有个性的新闻。《凤凰早班车》之所以被人看好是因为它有个性,有个性不等于只有一种个性。主持人是最本色的一种演员,不可能模仿。”谈起当时的决定,陈晓楠回答得很轻松。

  素面直播“9·11”

  2001年的9月11日很多人是不幸的,但是那一刻陈晓楠是幸运的。她非常庆幸当时她人在香港,也非常庆幸住得离公司非常近。当她接到这个消息从床上跳起来时没有任何其他念头,只是以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冲上主播台。而当坐上主播台时,有一个念头却吓了她一跳,因为这时陈晓楠意识到,这一次坐上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下来,而且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她在主播台上说的第一句话是,“观众朋友对不起,我没有化妆”,这句话吸引了无数观众惊异的目光,陈晓楠称这句话为“弱智”,而专家们则把这句话定义为直播中最富魅力的语言。就这样,陈晓楠和她的同事们,在主播台上一共奋战了36个小时。在“9·11”事件的播出中,陈晓楠首次尝试在现场做同声传译。这也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一边看一边说是何等之难,把头脑分成了两个讯号,真的是一门学问。她知道她只有一个选择,很简单的一个字——“练”。在战场上练兵,这是凤凰的特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色,虽然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遗憾,但是一定会有更多的精彩。作为主持人,她一分钟也没有耽误,没让任何细节遗漏,报道在充分的准备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观众也从屏幕里看到,她的英语在现场同步传译中得到最极致的发挥,现场反应相当敏捷。

  感悟冷暖人生

  “听普通人讲那些不普通的事,有时候有一种简单的震撼。不管多么完美的人,就算是我们觉得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但是我们可能要的是他所讲的很真实的、很有力度的一段,我觉得能给大家一种共鸣、一种东西就可以了。我就特别希望我做的这些故事里面不是煽情,但是能有一种温暖。有的时候就是尽在不言中嘛,我希望我做的节目给你的是一串省略号,或是一个惊叹号,不只是一个句号。”和凤凰卫视的不少节目一样,《冷暖人生》也是在聊天中诞生的。

  有一次,陈晓楠和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刘春聊天,刘春引用了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于是,一档关注普通人生活命运的节目《冷暖人生》应运而生,目的宗旨就是“让绝望者重生、让哭泣者欢欣、让徘徊者前行”。

  开始制作《冷暖人生》,陈晓楠和她的摄制组就进入了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7到10天的出差周期,摄制组至少要拍3个人物。希望能够通过所记录下来的人物的命运,来记录这个时代。《冷暖人生》做一期人物的故事都是探讨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反复品味人物的五味杂陈的东西,传达历史性的、现实的典型信息,这个年代的这样一个当口,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什么,他们的文化状态是什么,他们的人文思考是什么样的,总之,《冷暖人生》会更多地选择一些背后有比较深刻内涵、丰富内涵的人物的命运,这样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群人的命运。除了感动外,可能就会留下一些思考。

  《冷暖人生》曾经做过《志愿军战俘》、《西路军的女战士》、《台儿庄敢死队队长》,他们自己身上带有几个时代的历史,把他们自己的命运叙述出来,已经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的脉络。他们同样还在做《灰姑娘》系列和《新工作者》系列,反映有典型意味的一些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大家的精神状态的探究和思考。陈晓楠不会在节目中指导人生,也不会在节目中带太多的道德评价判决的语言和态度,因为她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是平等的,她试图用她最朴素的好奇心,跟每一位采访对象谈话,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最本真好奇的人。

  亲历黎以战火

  2006年7月,平静了6年多的黎巴嫩南部再度硝烟弥漫。在黎以冲突爆发当天,凤凰卫视的高层便开始部署战地报道,调兵遣将。陈晓楠和同事取道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入贝鲁特,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发回图像和电话连线报道。

  前往黎巴嫩做战地报道其实也是随着战争的爆发而突然决定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去现场看一看”的天生冲动,压过了恐惧的感觉。“对做新闻,我是个有瘾的人。亲历现场,在那里看到、听到、摸到,甚至在空气中闻到的味道都是有价值的。如果能去而我不去,我会跟自己过不去的。”陈晓楠说,当自己身处前线,面临枪炮声的时候,心底有些东西本能地折射出来,这种东西就是“探知真相”。虽然这种真相令陈晓楠悲伤。

  在这次黎以冲突的战地报道中,陈晓楠进入的贝鲁特是战争重灾区,“我们为什么要去,不光是传达中国人的声音,告诉人家有中国人在,更多的是我们要从自己的眼睛里看到真相。记者的天职是探知真相,就是我要离真相最近。这个真相可能是这方面的,也可能是那方面的,它们综合起来,才叫真相。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感触。然后你这样传达回来的东西是最客观的,不用隔一层去了解这个事情了。而且作为一个记者采集到的在现场的东西,大家对它感受、总结,得出更新的结论,都是有帮助的,我希望是有帮助的。”

  在这一次的黎以冲突中,陈晓楠真正到了在战火中度日的人们中间。没有进入前线之前,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学者们分析政治局势,听到的是战火中死亡数字的罗列。但当真正地走近战争,才痛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陈晓楠在寻找那些光亮的东西,这些可能是她看这个世界的方法,她愿意在任何人身上、在很灰暗的东西里面寻找光亮的东西出来,那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陈晓楠觉得人在很艰难时刻的一点坚持是人灵魂状态里的一些东西,那是人和动物之间根本性的区别。除了生存之外,人还有追求,哪怕这种追求也许是不值一提的小小追求。

  陈晓楠简介:

  凤凰卫视新闻主播、主持人, 1972年生,北京人,199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国际新闻,1994年起在北京电视台先后任英语新闻主播、主持人,1998年-2000年兼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世界经济报道》、《财富对话》节目主持人。2000年底加盟凤凰卫视,主持《凤凰早班车》、《凤凰午间特快》及《周末皇牌大放送》等。2003年由她独挑大梁的《冷暖人生》更令观众动容。她还参与直播多宗国际大事。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