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扎克伯格:影响5亿人的“80后”    

扎克伯格:影响5亿人的“80后”

  年仅27岁,在福布斯公布的2010年度世界亿万富翁排行榜上IT界最年轻的富豪,已经成为美国新偶像

  “我的名字叫巴拉克·奥巴马,我就是那个让马克穿西装、戴领带的家伙。”

  4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脸谱”(Facebook)网站总部参加由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主持的网络直播会议,以这样一句开场白拉开了自己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的帷幕。

  美联社评论称,奥巴马希望借“脸谱”提高支持度,但真正的赢家却是扎克伯格的网站。

  用户超5亿

  根据市场分析网站“社会烘焙师”数据,截至2011年1月15日,“脸谱”全球注册人数为5.96亿;美国“脸谱”注册用户为1.47亿,大约占网民总数的6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已经成为了“脸谱”的用户。

  2010年底,《时代》周刊将扎克伯格选为年度人物时的评价是:“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并称,如果将“脸谱”联系起来的5亿多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

  年仅27岁的扎克伯格,在福布斯公布的2010年度世界亿万富翁排行榜上是IT界最年轻的富豪。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称,“脸谱”是美国创新的典范。

  继比尔·盖茨之后,扎克伯格俨然已经成为美国新偶像。

  在哈佛宿舍里创办的网站

  扎克伯格被誉为“盖茨第二”,两人的经历惊人相似——他们都是哈佛大学辍学生。

  扎克伯格在美国纽约州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是牙医,母亲是心理医师。其父爱德华·扎克伯格说,马克小时候很讨厌做家庭作业,于是开始教他写代码。10岁的时候马克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

  六年级时,他帮父亲的诊所编制了一套名为ZuckNet的即时通信软件,目的是让诊所门口的接待员不需要高喊“病人来了”,而可以直接用电脑进行沟通。“这个工具漏洞很多,时常崩溃,但我们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爱德华说。

  2002年秋,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出人意料地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他对此的解释是:“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我相信人们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后来有记者评论说,扎克伯格本人,以至“脸谱”后来的一系列历史,其实都无非是这句话的注解。

  在哈佛的第二年,扎克伯格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后不久,2004年2月,在同学达斯汀·莫斯科维兹、安德鲁·沙文、克里斯·休斯的支持下,扎克伯格创办了“TheFacebook”,当时只是哈佛校内社交网站。不过,“脸谱”很快就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展到所有常春藤学校。

  2005年5月,“脸谱”获得127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注册了facebook.com域名,开始面向更多的用户。为此,扎克伯格选择辍学专门经营网站。

  腼腆的“战略家”

  2010年10月,一部以扎克伯格为原型,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席卷美国票房。在电影中,扎克伯格被描述成一个琢磨不透的人物,孤僻、野心勃勃。

  电影中有一处很关键的情节是,扎克伯格从朋友那里剽窃了“脸谱”的基本创意。现实中,的确有这样一起官司。据报道,直到2008年,双方才达成和解,扎克伯格补偿给对方2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4500万美元的“脸谱”股权,但随后对方又表示反悔。

  无论如何,重要的是,是扎克伯格将“脸谱”带到现在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一个想法能够成就的。在朋友们眼里,扎克伯格只是一个“科技宅男”,害羞、内向,如果遇到他不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会一直回答“是的,是的”。

  按照其父爱德华的说法,小时候的扎克伯格“意志坚强、冷酷无情”,“对于其他孩子的问题,可能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行了。但对于马克问的问题,那就要打起精神。你必须准备事实、经历、逻辑和理由与他进行强有力的争论。”

  虽然早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扎克伯格还是那一身他初创“脸谱”时的装扮:深蓝色T恤、牛仔裤,甚至在数次改变了“脸谱”命运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全球时也是这样。

  然而,每当谈起“脸谱”的未来发展时,扎克伯格就会立刻表现出与其外貌不相称的深谋远虑。

  雅虎前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TerrySemel)曾出价10亿美元收购“脸谱”,却被他一口回绝。塞梅尔说,他从未遇到过能拒绝10亿美元的人。“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它是我的孩子,我想一手把他带大。’”2006年,塞梅尔在回忆这场对话时说:“简直难以置信。”

  哈佛大学学生报也曾报道此事。“那不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扎克伯格对该报说,“我的意思是,我们能赚很多钱,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

  美国互联网战略的“抓手”

  美国链接分享服务商AddThis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球互联网44%的在线内容分享通过“脸谱”进行。

  近年来,“脸谱”正日益成为世界热点事件的“催化剂”。在突尼斯、埃及等多个中东国家发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大都是通过“脸谱”网站进行组织和串联的。

  目前,随着“脸谱”的壮大,其与美国政府的联系也逐渐密切。《纽约时报》称,“脸谱”已任命多名来自民主党政府的人士担任法律、政策方面的高官。现任“脸谱”首席运营官谢乐尔·桑德伯格就曾在克林顿政府财政部任职。

  2011年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关于所谓“互联网自由”的演讲时就称,“脸谱”、“推特”等网络工具在中东“革命”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美国政府将支持这些网络工具“对抗一些国家对互联网的压制”。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称,奥巴马政府正抓住时机,把社交网站当作外交新武器纳入21世纪的国策。《纽约时报》指出,奥巴马政府已经把社交网络视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

  去年底,扎克伯格携其华裔女友以度假名义访华,分别拜访了百度CEO李彦宏、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新浪CEO曹国伟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前不久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扎克伯格说:“今年的个人挑战是我每天花1个小时学习中文,我尝试理解这门语言,它的文化,它的心理定势。中国是这个世界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10亿人口,你如何能将全世界连接起来?”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