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江苏无锡展出老商标 中国第一号商标亮相    

中国第一号商标亮相

 

    166枚商标一展锡商百年风华 老商标引无限回忆

    昨日(18日)上午,跨越百年的无锡166枚商标在太湖广场展出。从最早1923年茂新面粉厂的“兵船”到今年10月16日刚刚申报国际驰名商标的“华西村”,无锡市民为此大开眼界。不少老无锡人说,一些老商标从他们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这次见到格外亲切。百年锡商,百年辉煌。在这些商标的背后,一段百年的锡商画卷徐徐拉开。

    老商标引无限回忆

    华士廉老人是一名商标爱好收藏者。昨日,在现场,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品标论道”,一边还充当起义务讲解员,向记者回忆起商标的故事来。华士廉说,自己收藏商标已经有些年头了,现在他手中仅民国珍贵商标就有50多种,其中很多都是无锡地产商标。“无锡可是老商标的富矿”,作为无锡人,华士廉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

    75岁高龄的丁茂新也在商标展板间流连忘返,他说自己从小吃“兵船”牌的面粉、“王兴记”的馒头,家里用“咏梅”牌收音机,再后来又买了“小天鹅”的洗衣机。看着这些熟悉的商标品牌,他能回忆起许多美好往事。

    参加活动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叶苹告诉记者,现代商标的设计大多简洁明了,在商标设计中也渗透了企业的理念和商品的特性,更具有现代感。而一些老字号的商标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表现形式上的改变既弘扬了传统又接近了时代的特点,算是成功衍变了。

    在这次无锡市百年商标成果展上,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广告处处长华英杰欣慰地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无锡市共有注册商标27000余件,其中驰名商标7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67件,无锡市知名商标444件,实现了注册商标量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长,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也是新老锡商共同奋斗的结果。

    中国第一号商标

              
    “兵船”牌——中国商标注册史上商标。商标主体是一艘面朝西方、扬帆起航的大船,正上方采用中英文标注“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字样,商标分为绿、红、蓝、黑四种颜色。

    华士廉老人告诉记者,当时还不能彩色印刷,彩色商标都是木刻制版,要多次分色印刷才可以,该商标曾经在参加192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商标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看着这枚商标,现场不少商标行家们啧啧称赞,老无锡们更是津津乐道。

    “兵船”牌面粉的生产商就是当年无锡茂新面粉公司,而经营“兵船”牌面粉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1903年荣氏兄弟创办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后,在1910年开始使用“兵船”牌商标。当年上海滩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兵船”的故事,当时“兵船”牌面粉进入上海市场,不久就将一个外商操控的已经基本控制上海的老牌面粉击败,大振了民族工业的雄风,国内舆论一片欢腾,称“老车不敌兵船”。

    1923年5月,北洋农商部商标局成立不久,茂新面粉厂率先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以法律手段来保护这来之不易、声誉卓著的“兵船”牌商标。“兵船”牌也成为了按照当时颁布的《商标法》办理注册的第一号商标。此后,“兵船”牌面粉的产量已占全国华商面粉厂的30%以上,“兵船”一如其商标上的迎向西方的舰船形象,成为了畅销海内外、一展国人壮志的民族品牌的代表。抗战爆发后,上海福新面粉公司被日军占领,“兵船”牌商标也被迫一度停止使用。直到解放后,“兵船”牌又被重新启用。2003年,无锡茂新面粉公司被整体置换后,该商标才停止使用。

    “永不消失”的“金双鹿”

    “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商标品牌,商标创建人不见了,生产企业也不见了,可品牌还在使用,而且在国际市场‘期望值’持续升温。”

    在展出的这枚“金双鹿”商标上,所有的文字全是英文,商标底部清楚地印着“WUSIHCHINA”的地址字样,商标的背景是两只相互交首的梅花鹿。无锡比较学专家浦文昌教授告诉记者,“金双鹿”是无锡著名的丝绸出口品牌。从它注册诞生开始,它的市场就在国门之外,当初打造这一商标品牌的永泰丝厂被业界所“评头论足”,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商标品牌的品质打造已经到了非常苛刻、甚至是“刻意”的地步。
   
    在一旁的无锡档案局汤可可局长也帮助一起回忆起这个品牌来。1926年创办的永泰丝厂厂主薛南溟专程去上海高薪聘请原上海纶华丝厂总管出身的“高工”徐锦荣担任永泰经理,目的就是要打造出一个高质量的缫丝品牌

    徐锦荣与薛南溟“约法三章”,要求“全权下放”抓品牌,为了打造“金双鹿”,徐要求工人每担原茧只选用15%的优质茧用作缫丝,其他的一概另作处理。徐还特意把操作手法和关键环节编成口诀,传授给工人,方便操作,并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技术操作训练。

    1921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徐锦荣携带蚕种、蚕茧、生丝等样品参会,3名女工当场操作表演,“金双鹿”丝荣获金奖。建国后,“金双鹿”还是国内丝绸出口的主要品牌。让人惋惜的是当年生产这一品牌的永泰丝厂现在已经不在了,“金双鹿”一直被一家省外贸出口公司在使用,现在无论是国内何地生产的丝绸产品只要达到当年“金双鹿”标准,通称为“金双鹿”,“金双鹿”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标准。汤可可说,这将是一个“永不消失”的“金双鹿”。

    锡商文化古今传承

    浦文昌说,回顾历史,老一辈锡商更加注重“在商言国”的精神和追求“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展览现场,一个民国二十六年注册登记的“三阳开泰”的商标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浦文昌告诉记者,这一商标是由协新毛纺织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登记的。这一品牌有着一段当时公司老板——老一辈锡商唐君远“实业救国”的故事。1938年春,占领无锡的日军胁迫唐君远“联合经营”,并以炸厂相要挟,企图吞并协新厂,被唐君远断然拒绝。日军将他关押了半个多月,但是,他毫不屈服。

    “老锡商当中不少人都是才子文人,按照现在的话说是知识分子办厂,他们都具有尚德诚信的儒家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底蕴,至德诚信,诗书传家是他们秉承的理念。”浦文昌说。“不要小看这些老商标,当时可都是请了知名的学者和文人进行设计的,当时的锡商非常重视文化品牌的塑造,也很重视教育。”浦文昌教授介绍说,当年锡商们在获得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首先考虑的是创办教育。他们投资兴办了各类工人子弟学校、职业学校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多达数百家,仅荣氏家族一家就办了各类学校80多所,人们较为所知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

    从传统的“老三业”面粉、棉纱和缫丝到现在“365行”,在特有的工商精神的代代传承中,新锡商走出了自己的路。虽然如今这些成功的企业也有各自的企业文化,但新锡商大都继承了务实重工的价值趋向和前瞻开放的创新精神。

    在研究锡商文化的专家心目中,锡商百年至少缔造了两个黄金时代:第一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昔日的县城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第二个是在改革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无锡经济再度领先全国。当年无锡工商业者“勇往直前,作世界之竞争”的口号正被新一代锡商发扬光大。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