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全媒体环境下报纸评论的困境    

全媒体环境下报纸评论的困境

  以1997年南方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其后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1日诞生了“青年话题”专版,使新闻评论开始大量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 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方式被不断刷新,在信息量过剩、独家消息越来越难掌控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受众对独家评论、个性化观点的需求越发迫切。各家媒 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类媒体上出现的评论文章,包括评论类的博客写作,已成为当下最活跃、也是最普及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的兴起,让更多的 知识分子摆脱学究式的论文方式,加入到新闻评论这一洪流中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介入,新闻评论不仅贡献了更多的具有知识价值与公共价值的作品,也让更多的 人参与到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决策推动中。青年时报2002年7月在浙江首创时评专版后,不断加大新闻评论的建设力度,除了二版的《青年评论》,还在头版开设 了《封面评论》专栏,在本地新闻版开设了《马上评论》和《教育述评》栏目,在文体新闻版中开设了述评栏目《功夫刀法》和《酷评》等。2008年2月底,青 年时报推出了国内都市报的第二家《评论周刊》,每周六出版,8版单独成叠。丰富的言论报道载体,为青年时报的影响力传播提供了扎实的平台,评论已经成为青 年时报的灵魂和旗帜。

      和都市报的历程相似,新闻评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多重困境。首先是新闻评论的同质化。我们经常可以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大量主题雷同、观点相 似的评论,这些评论的背后,则是一大批几乎天天见面的评论作者。其次是新闻评论的局部肤浅。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任王爱军认为:目前有两种评论,一种是 “口水评论”,文章只是感情的宣泄,没有理性,比普通老百姓的见识还低,另一种是“废话评论”,满篇都是对的,每个字都是正确的,每句话都是真理,但你把 文章全部读完之后会发现,他什么都没说,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困境之三是评论的八股文风。现在的许多新闻评论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时评 体”,先是简述新闻事件,然后就是大段的先哲名言、配套时髦的各类理论模型,牵强附会,艰涩难懂,读来味同嚼蜡。

     上述困境的背后,原因无外乎三条:

     一是媒体缺乏直面热点的勇气和智慧。新闻评论“千版一面”的局面,往往是各家媒体在题材选择上舍近求远、明哲保身的结果。出于对新闻宣传环境的机械理解和 自身能力的保守,媒体在评论选题中往往“谨慎”地回避本地矛盾和热点,拿局外之事痛陈一番,应付读者。青年时报在评论操作中明确要求,优先选择本地题材, 绝不放过热点焦点。如杭州8·4车祸发生后,我们在第二天即刊发了“封面评论”《你即便心里没有爱,也不能眼里没有斑马线》,随后又在新闻报道版面中配发 了“马上评论”《零容忍,请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做起》。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配合事故善后报道,我们在封面和时评版上同 时刊发两篇评论,封面评论的标题是《信息公开,是责任承担的前提》,评论版的社论则鲜明地呼吁《杭州地铁建设要知难而进》。2007年10月30日,4名 外国人从海宁下钱塘江冲浪100公里到杭州下沙,我们在独家报道的同时,配发了社论《钱江期待“弄潮”的破题之笔》,在指出冲浪违规的同时,大声呼吁政府 部门和各界人士来积极论证,最终共同推动重现了钱江弄潮胜景。

      原因之二是编辑和评论员的集体浮躁。当前媒体内部有大量的“万金油”式评论员,有些作者甚至一天写上五六篇,任何领域都敢发言,如此写出的评论很难有真知 灼见,甚至流于泛泛而谈,下笔千言,言不及义。当然,发言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但如此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无知者无畏,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由于急功 近利,相当数量的作者将时间不是用于读书、思考而是急着寻找题材写作,尽管时评经过数年的发展越来越繁荣,但很多作者并没有因此成熟起来;而编辑往往在没 有足够优秀来稿的情况下,为填充版面,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必讳言,相当多的评论编辑尚未有充分的能力主导议题,引导评论作者的写作。编辑与评论员的集体 浮躁,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新闻评论“口水化”,没有深度、没有新视角、没有文字美,甚至哪怕在同一个版面,同一个撰稿人身上,也存在价值观混乱、常识乏匮 的现象。

     现阶段,国内媒体可能还做不到像《纽约时报》那样,一家报社拥有几十个评论员,但仍然应该着力培养术有专攻的评论员,至少应该要求评论作者做到在对新闻事 实扎实占有、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谨慎落笔。青年时报正在报社内部大力提倡评论员介入新闻采访的做法,嘉兴日报社也已经有了“评论记者”的工作机制,这些都是 对评论浮躁现象的一种反正。

     原因之三是新闻评论载体建设的滞后。一方面,现在的媒体评论,尤其是报纸评论,主要以社论、来稿和专栏等三种形态为主,文章字数多在800字以上,题材偏 于宏大,这就给各类简短、细碎但又切合热点、不乏真知灼见的公众发言设置了门槛。另一方面,不同形态的媒体之间,报纸、论坛、电台、电视乃至微博 (miniblog),除了常见的电视和电台读报节目,还缺乏比较成熟的评论联动机制,评论编辑很少主动发现、策划评论的立体表达和传播,这也给评论的多 元化、贴近性和时效性造成了缺憾。

     作者之广,格局之大,文字之美

     那么,困境之下的新闻评论,该作如何路径选择?

     一是提倡作者之广。首先便是要善于借脑、借智慧,而不能单纯地依靠媒体的职业评论员。当价值判断形成后,评论要向专业判断转变,这就需要一批专家、学者站 出来说话,这些人看问题的能力是那些坐在报社电脑前包打天下的评论员所不具备的。当然,专家有见解,却不一定擅长评论写作,那么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通 过相互沟通、磨合,让他们成为会写评论的专家;再一个就是通过访谈的方式,将他们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的见解呈现出来,像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以及青年时报, 近年都相继将“专家访谈”作为时事评论的新形式。

      除去所谓的“专家学者”,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里有一大批人是有思想有想法的,在他那个领域很有见解,学生、医生、律师、会计师、公务员,都可以写出很好的 东西,只是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但是要把这些人发掘出来,维护好服务好,评论编辑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摒弃一些莫名可笑的媒体“专业主义”。其实 评论不需要门槛,近期青年时报评论版上的一些本地题材的评论,其实就是选自网上论坛上的帖子,网上帖子与一般时评体的最明显区别,是他们通常不针对新闻事 件,只针对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且总是不端架子,直抒胸臆。现在很多时评版缺的就是这样的评论。从另一个角度讲,诚如知名评论员长平所说,时评是一种写作, 更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公民行动”,而媒体担负着培养公民意识的重任。如何培养公民意识?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他们学会发言,通过发言参与公共事务,通过这 样的参与而成就公民素养——时评版理应有公民发言的一席之地。

     青年时报评论一直在“作者之广”上着力甚多。我们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省内人士为主体的特约评论员数据库,目前入库的特约评论员共有291 人,评论部的编辑在长期的新闻互动中不断加深了和特约评论员的互相了解和信任,他们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年时报的版面上。其次是要鼓励媒体内部各个 部门的记者编辑动手写评论。优秀的评论,需要建立在对新闻事实深入体察的基础上,这恰恰是线口编辑记者的长项。青年时报的月度好评论中,就经常会有体育记 者、文娱记者的作品。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对新闻的解读能力,才能够提供足够有分量的新闻产品。普通编辑记者动手写评论, 丰富了评论版的作者资源,提升了编辑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能很好地厘清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主观性之间的界限。此外,青年时报还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机制,适 时在青年时报网和青牛网上推出调查或互动话题,形成“网上海论、报上高论”的言论采集机制。

     二是提倡格局之大。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新闻的采集、制作和传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评论更应顺势而为,主动拓展格局。青年时报从2008年2月1日 起,和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合作开设了《天天时报》电视评论栏目,每天时长25分种,在华数新闻资讯频道全天分四次滚动播出,让时报的评论员走上了电视屏幕。 2009年6月,《天天时报》的视频搬上了新华网浙江频道和青年时报网站。2009年8月开始,我们把每周六的《评论周刊》单独制作成彩信报,面向青年时 报彩信报用户发送。从而实现了时报评论从报纸到电视、网络、手机的立体传播格局。

     在本次评论大奖评选期间,专家评委之一曹景行先生向我介绍了他的工作室和央广的合作模式,颁奖仪式后,曹先生又为时报提供了其工作室每天读报整理的文字 稿。不久之后,浙江电台“交通之声”就推出了一档名为《曹景行有话说》的新闻点评类节目,用的同是曹先生每天读报整理稿中的部分内容。可以设想,在时报评 论的全媒体建设中,完成和电台的互动,也只是个时间问题。除了传播格局,评论完全可以走出版面,走到读者中间,借以推广影响,汲取民智。这一点,广电媒体 在栏目推广和内容建设中已经有精彩的做法,值得借鉴。最近,我们策划开展“时报评论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首站就选在浙江传媒学院“青年时报大学新闻社”成 立仪式上,总编辑和评论员和各大高校师生展开互动。不久的将来,时报评论将会有更多的大学读者,而更多来自大学的作品也将出现在我们的各个评论板块上,进 而影响并引导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思考深度和思考方向。

     三是提倡文字之美。新闻评论应该有更美的文字。评论的文字之美,首先应该源自于清晰简明的逻辑。评论不同于事实报道,必须有所主张,主张的提出必须有推演 的逻辑,要力戒逻辑缺失混乱,也要防止逻辑线条过于庞杂深奥。一个沉重的逻辑表达背后,要么是作者思维混乱,言之无物,如此则可以不说;要么是题材过于宏 大,那就应该分成几个问题说。其次是要尽量写通俗的文字。有的评论作者偏好引用生僻的典故和宏大的理论模型,或者为了追求学理的严密而在一个概念前大量使 用繁杂的定语,通篇多是超长的复句,这些都是评论的毒药。大众媒体的评论,应该尽量照顾到普通人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心态,做到用尽可能通俗的文字表达。最后 非常重要的一条,要学会“温和而坚定”表述观点。媒体和受众,应该是一对平行的关系,尖刻、偏激、傲慢都不会赢得读者的认同,而模棱两可、欲说还休的评 论,也会浪费读者的感情和时间。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