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中国银联,刚!    

尤其建议喜欢《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

静下心来把这支片子看到最后

我想它一定会让你有话想说的


看不到最后的朋友也没有关系

对你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中国人

从未改变对使命的信仰


中国银联相信

每一分钱都是一份使命


云闪付跨行转账 0 手续费

虽远必达,分文不差



我自己看这条片子的时候,切换了两种姿势。


第一种姿势是「低头拿着手机看」,体位大概就像此刻你看这篇推送时一样。


当时看完就在想,中国银联真是又傻又刚。


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碎片化和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下,拍这么一条时长达 16 分钟的广告片,很可能事情做得很吃力,结果却不一定能讨好。


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虽然我职业是看广告的,每个月的 KPI 是看 300 斤。


但是你要把我按在座位上,捧着手机看一支 16 分钟的广告片中途不换台,就算你给我话费充值 160 块,我也不会有那么好的耐性坚持到最后的。


何况这个片子里的主要份都集中在两个男人身上,他们的颜值和互动关系也无法让年轻人产生「磕 CP」的联想。


第二种姿势是「坐在电影院抬头看」。



昨天傍晚杭州嘉里中心,中国银联特别为这支片子做了一次内部点映会,我恰好在杭州,就混进去感受了下现场氛围。


看的过程中,发现了里面一个之前我没注意到的细节。


就是最后卢十四把军费送达的时候,他用的身份是「大唐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全体报到」。



而在这之前迎战敌军的时候,他报的身份是「宣威军」。



和他一路互不待见、负责这次军费押送的负责人郭元正,才是隶属于「大唐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的那一个。



也就是说,经过这一路的共患难,卢十四最后被郭元正「灵魂附体」。


他从一个「老兵油子」,变回一个真正的「军人」,重新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像这样的台词梗,片子里面还有不少。


比如郭元正说的那句「现在算起来......应该是建中十一年了吧」。




实际上在历史上,「建中」这个年号只维持了 4 年(780 年正月—783 年十二月)


可见,从这个细节也能侧面反映出,郭元正当时所在的那支孤军,坚守城池的时间之长久,韧劲之刚烈。





除了台词上埋下的梗,这个故事的核心——两座城池之间的转账,是依托在真实历史事件发想出来的。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下辖的精锐边防部队被调回内地平叛,驻守安西的只剩下数千残兵。


公元 766 年,永泰二年,郭昕以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之职,奉命前往安西都护府。


公元 781 年,建中二年,安西都护府与内地联系上,这也是 42 年中仅有的一次联络。


公元 790 年,故事发生的那一年,于阗城陷落。


包括里面的服装和道具,创作组也做了详细考究,算是跟史实刚上了。


比如两座城池转账使用的「大唐建中」铜钱,有真实历史依据。

公元 781 年(建中二年),安西都护府与内地联系上,这时,西域守军才知道年号都换了,当时早已不是大历年间了。


为鼓舞士气,郭昕将军(郭子仪的侄子)用新年号「大唐建中」铸币,转账所用钱币正是「大唐建中」铜钱。


和中国所有古代钱币上的文字都是年号+通宝」之类的词不一样的是,「大唐建中」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铸有「国号+年号」的钱币。



郭元正穿的那套军服,是从《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借来的。



片尾响起的那首军歌,词来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从军行七首》,编曲根据唐代音律进行了重新创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根据剧组方面的透露,这支片子拍摄取景地,放在了甘肃和新疆两地的一个交界处。


在开拍之前,剧组特意买了四瓶好酒,洒在了黄沙里。


因为一千两百多年前,唐朝派到西域的士兵,都要从这里经过。


敬上一份酒,求的是一次拍摄顺利,也献上的是一份对那些抱有坚守信念之人的敬意。



这些细节上的考究、场外的因素,加上剧情在结构上的层次渐进感设计——「沙场相遇→客栈惊心→沙暴患难→篝火交心→迎敌换命→使命完成」,都保证了这支广告片在整体观感上,拥有了足够的视听信息量。


这样的信息量,也以一种外衣的形式,给最终卢十四接过郭元正使命把军费送达西州城的这个行为,赋予了一份「既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的情感厚度。


而落到中国银联这个品牌身上去说,当它以一个国企的身份对外进行传播价值主张的时候,也必须是要有一个兼具信息含量和情感厚度刚刚好的故事,才能支撑起它骨架中「虽远必达,分文不差」的使命感。


因为今天的中国银联,无论是业务上的功能点,还是它的品牌身影所去到的地方,确实也担得起「虽远必达,分文不差」这 8 个字。


——「虽远必达」,说的是银联所受理的网络,已延伸至全球 174 个国家和地区;


——「分文不差」,说的云闪付跨行转账 0 手续费。


现在无论是你出国,还是在中国某个偏远的小镇、村落,你都能用银联进行结算。


这个背后,是银联作为一个关注国计民生的企业,它正在做、也只有它会不顾眼前利益而去做的事。





另外,写这篇推送的时候,我特意去翻了下目前网友对这支广告片的一些反馈。


有两条留言我觉得可以粘贴过来一并感受一下。


一条来自 B 站用户:



来自新片场的用户:



如果这两条留言不是故意刷上去的话,我觉得它们都很真实地反应了看进去这个故事的人,会有的两种共情感受。


一种是在宏大叙事下,所激发起的家国情怀。


一种是在微观细节下,所探照到的个体力量。


因为从这个故事里,你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能看到我们这个民族一步步走过来的缩影。


也能从这个故事里,感知到有些品质和情感,就一直潜藏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这些品质和情感,就像 100 多年前,辜鸿铭先生论述「中国人的精神」时写到的那样:


在真正的中国人性类型中有这样一种气质:

从容、镇定、历经磨练后的成熟

如同一块千锤百炼的金属


当这块「金属」被一种外力或者偶然因素牵引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其实从来就没有遗失过,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尘土之中散发它的光泽。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里的那两位普通士兵加在一起,就是这样一块千锤百炼、刚柔并济的金属。


只认使命

不认命


大唐的钱还流通在这里

大唐就在这里


向东是长安

向西是大唐

向前是尊严


最后的最后,多话痨一点点吧。


中国银联这支 16 分钟的广告片,不是我看过的最长的广告片。


大概在 2011 年的时候,雪佛兰联合优酷找筷子兄弟拍的《老男孩》,长达 42 分钟。


那时候面对的传播环境,主要渠道是 PC 互联网。


今天面对的传播环境,主要渠道则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


在大家都普遍认为一支广告片放到手机上看,长度控制在 5 分钟以里是最合适的时候,还有一个品牌方,愿意支持创作方去打磨脚本,而不计时长所带来的传播难度......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们可以对中国银联讲的这个故事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对这样鼓励创作的试错做法,是值得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的。


说白了,品牌方给的自由度有多大,创作者的空间,才会有多大。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