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为什么甲方这么喜欢沙雕广告?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沙雕广告就登上了中国广告的舞台,这一登不打紧,成了商业广告的热销“产品”,并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在热销。

在看今天的正片之前,我简单的总结下,中国沙雕广告的主要类型。

第一类:叶茂中式的重复洗脑广告。例子比比皆是,从脑白金到恒源祥,到如今的知乎马蜂窝boss直聘铂爵旅拍……怎么烦人怎么来。

第二类:土味台词广告。没有专门的统计过,但印象中如波导手机——手机里的战斗机、金坷垃等,文案夸张接地气,透着浓浓的土味。

第三类:土味设计广告。通常和土味台词广告孪生出现,这个当属早期的海澜之家、椰树牌椰汁、贪玩蓝月类网页游戏为杰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快消品专门追求这么土味的设计的也大有品牌在。

第四类:荒诞剧情类广告。让人不合情理的剧情组合或走向,这类如旺仔,妈妈送个旺仔就感动的泪流满面,急支糖浆,女主与豹子的草原追逐。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这和豹子有什么关系?难道是超级符号?

时光在流逝,我们都慢慢在变老,沙雕广告却依然充满着活力,变着法的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广告公司愿意提,甲方客户也愿意买。

最近我又看到了一支来自中国台湾的沙雕广告,我把它归在“荒诞剧情类”,看完之后我只想评论一句:哈哈哈哈哈有毛病。

这支沙雕广告你喜欢吗?

同时我又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沙雕广告到底有什么魅力,让甲方屡屡掏腰包?

我认真思考了下,得出来这么几个答案,分享出来一起探讨下。

1、沙雕广告可能更合甲方的心思。迫于市场的压力,甲方知道需要打广告,但害怕自己的钱打水漂。怎么让钱花得值呢,最粗暴的体现就在logo要大,产品信息要突出。

沙雕广告的出现全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既能让消费者看到想要突出的内容,又能让内容有一定的辨识度和传播度。

这让我想起了近期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华与华为“老娘舅”新设计的logo,引起了一众吐槽,从审美上来说真的很丑,本质上就是土味设计,说实话我也不理解把“舅”放在碗里是啥意思?为此我还在社群里和同行探讨,最后我只能得出“快到舅舅的碗里来吃饭”的结论。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华与华是怎样把这种土味设计卖出的,我在华与华微信的一篇推文里找到了答案。

里面有一个核心观点:信息一定要少,字体一定要大,而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华与华搬出了《孙子兵法》和“儒家学说”,大致是说商业不是艺术,排斥土low是一种病。

且不论到底对不对,但这很重要,观点迎合了甲方的内心想法,理论的支撑更让甲方觉得这钱花得放心花得值,完全没有不花的理由。

2、看起来沙雕广告性价比更“高”。但凡是消费,就要考虑个性价比,而在广告上,性价比体现无非是,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曝光量(广告带来更多的成交额)。

而成交额是理想情况,没有任何人能打包票判断,成交额的增长是广告带来的,或承诺广告能带来销售额,目前只能作为衡量标准的是曝光量。

而沙雕广告,虽说风格上常常被人诟病,但是曝光传播上的成绩,确实是有目共睹。光去年一年引起疯狂讨论和传播的沙雕广告,就超10起,产生的话题和文字,连起来估计可以到银行系了。

3、沙雕广告消费者似乎更易“买账”。这里的买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第二点已经说了广告和转化成交率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消费者看到广告后为其带来了新的传播量。

那为什么沙雕广告能让消费者自发的去讨论和传播?

这里简单的说两句。第一,沙雕广告具有记忆点,记忆点往往伴随着传播点;第二,沙雕广告到达消费者大脑的路径更短,消费者几乎不需要费力,就能接收到广告的内容,这使得消费者可以立马对这支广告的内容作出反应。

总之,最后表现的结果是,消费者对沙雕广告更买账。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甲方会继续喜欢沙雕广告吗?

我的答案是,会。因为广告是商业的衍生物,而任何商业在某一阶段,一定需要曝光量,沙雕广告是不错的选择。

你觉得呢?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