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当大学老师开始用视频教你写论文,知识传播有变得更容易吗?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正值毕业季,前些日子,对查重降重、论文答辩的苦恼情绪在网上弥散,在这些与论文有关的日子里问候翟天临,也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保留项目。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来自985名校的老师拍视频教你怎么找研究议题、做文献综述、写毕业论文、与导师沟通,是不是会心情舒畅很多?


现在,的确有越来越多老师开始做这些事情。“如何快速进入一项新的研究”“一本书解决你的论文写作焦虑症”“这样检查毕业论文,让老师无话可说”……这不是广告,这是短视频创作者“石头超”发布的一系列知识类视频的标题。


陈超老师B站视频主页


“石头超”本名叫陈超,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主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等课程,但他的短视频很少谈时事,而是专注于分享与学术研究有关的知识点和小技巧。过去大半年时间,他在B站上发布了一些干货很足的知识类视频,收获了许多年轻粉丝,经常被学生们催更。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超的对话内容,作为大学老师,他将重点分享与探讨学者如何化身为知识视频的创作者,以及回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


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博士。照片由本人提供


跨界做视频,需要好奇心和表达欲


全媒派:2020年8月起,您开始发布自制的知识类视频,当初激发您进行知识类视频创作的动因是什么?


陈超:一方面,我最开始是受到某平台的邀约,参与他们知识类视频的创作,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平台的调性和我不太符合,后面学生们就鼓励我去B站上投放视频,我就继续了知识类视频的创作。


另一方面,其实我本身对于新鲜事物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当下的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以及媒介平台我都会很感兴趣,也愿意去尝试。


陈超老师在讲解如何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全媒派:现在内容市场上对泛娱乐短视频的消费需求很旺盛,而您的视频主要是教大家怎么做研究、写论文等,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看起来更难啃的领域?


陈超:对我来说就是方便原则,因为结合我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来说,在读书、写作、学术研究以及考研的面试等方面,我会有一些经验可以与大众分享,能够最快速最便捷地产出内容素材。这些决定了我去创作知识类视频。


全媒派:您进入这个创作领域也有大半年了,哪些因素让您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


陈超: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个人性格的原因。首先,我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人;其次,我是一个愿意接触新事物的人;第三,我又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人格,希望自己能够被别人关注到,这一系列原因决定了我投入知识类视频的创作中。


如果是一个不愿意表达与分享、沉浸在自己个人世界中的人,尽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也不会去接触。归根结底,技术提供了知识传播的多种可能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但是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你会不会去利用新的技术,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


无论知识还是泛娱乐,都应契合用户兴趣


全媒派:作为一个UGC内容创作者,目前您创作一条视频,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陈超:平均下来的话从构思到录制,再到剪辑上传,前后一共大概两个小时左右。


关于选题,我想到一个好的选题就会立刻付诸实践,接下来就会思考结构设计的问题,在脑海中有一个整体的架构,很少会制作脚本,所以整个过程就会比较简单迅速,未来我也会在剪辑方面多下功夫,视频的制作时长可能就会延长。


全媒派:知识类视频重在传播知识,促进受众的知识增长,在制作这类视频时,您会通过哪些方式让自己的内容看起来更有意思?


陈超:其实在这方面我也算是新人,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目前,从我视频的播放量、受众的反馈以及我自己学生的反馈来看,我的内容还是比较“阳春白雪”,呈现方式也会有一点晦涩。我觉得让内容变得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关键在于呈现方式。


于我而言,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的论述习惯是先给出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总结,然后通过事例去证明,这也是大学课堂上授课的论述逻辑。但是现在授课的场景变化了,转移到了视频网站上,这就促使我思考,这种传统的论述习惯是否契合网络化时代下大众的阅读习惯?


第二,在网络化的虚拟空间里,需要运用一些网民所熟知的表达,比如一些网络的流行梗等,才会比较吸引虚拟空间中的社群,他们的认同感才会被激发。


陈超老师介绍一本学术辅导书。


第三,在事例选择方面,对于大学老师来说,选择的事例大多来自于学术著作,这就会比较晦涩,受众很难理解和接受。在网络空间中,需要选择受众所熟知的故事才能打动他们。


第四,在呈现方式会涉及很多剪辑的技巧,这也是我目前的一个瓶颈,是需要进行突破的。未来在内容和技术方面我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在网上无论你要传播的内容是知识还是泛娱乐,都得符合网络受众的偏好需求,以及网络传播的特性。


在网络平台之上,大家喜闻乐见的还是故事型和趣味型的东西,之前我也听过一些成功的内容创作者的经验,比如说两分钟到三分钟之内就要有一个梗,有一个能够抓住别人的点等等,他们会切割得非常细致。


全媒派:运营一个视频账号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那在这一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超:对我来说,我觉得更大的回报是自我价值实现,我的自我满足感是很强的。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视频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增长;另一方面,我也会被更多人看见,这是一个双向价值实现的过程。


再加上其实现在很多学校宣传部也会支持和鼓励自己学校老师在网络上传递一些正能量。如果通过传递正能量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气,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学校也会支持你。在工作单位里面有组织认可的话,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动力。


创作知识类视频,会有损学者权威性吗?


全媒派:现在有越来越多学者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视频分享,也有一些成为了网红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您觉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陈超:我觉得这和教师职业群体的特性有关。首先这个群体就是比较有分享欲和好为人师的心态,如果他本身没有这种心态,也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算选择了也不一定做得很好。所以,这在样本上就有选择性偏误,在教师群体里尤其喜欢表达的这群人更会参与知识类视频的分享。


接下来,如果他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就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所以从事知识类视频的分享,一开始可能是单位组织的支持和经济的回报,以及个人表达的需求。但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他持续做下去呢?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会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动因。


全媒派:您如何看待大学老师与内容创作者这两个身份?有人担心内容创作者的身份会解构学者的严肃权威形象,您觉得呢?


陈超:如果单纯从结果导向上看,大学老师进行知识类视频的创作,最终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拥有了更多的受众。至于是否会解构学者严肃权威的形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反而会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形象,让他们觉得更有接近性,而且你本身的身份就是大学老师,更加亲民的形象会让学生更加认可。


反倒是在学术领域,可能同行眼中会觉得那种严肃权威的形象被解构了。整个学术领域甚至是社会,对于学者的形象是有一个固定的认知和刻板印象的,觉得学者是需要有特定的穿着和打扮,言行举止也是有一套规范的,你只有习得了这套规范才会被认可,才会获得整个群体的认同。


其实再抽象一点,这是大众和精英的问题。对于大众来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能够捕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足够了,反而精英会有更多的要求。


陈超老师生活照。本人提供


全媒派:那学者们跳出高校范畴,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在平台上分享知识,这算是一种“破圈”吗?


陈超我觉得应该不能算是“破圈”,这其实就是改变了传播的平台,“破圈”应该是指内容传递到了不同的圈层,单纯的供给量增加和传播平台的改变并不能决定破圈,对于学者来说最后能不能破圈取决于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知识类视频能否有效弥补“知识沟”?


全媒派:您觉得在视频网站上传道授业,与在大学课堂里授课有什么区别?


陈超:最大的不同是在网络上做这些传播和交流,是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传统的教育,学校平台决定生源质量,决定了受众对象。而网络上,来自各个高校的学生都在看我的视频,此时知识的传播是没有差异化的。


全媒派:的确,您如今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知识类视频,一方面知识传播变得更容易了,另一方面学生获取这类信息的门槛大大降低。那么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缩小“知识沟”吗?


陈超:我觉得“知识沟是否缩小了”这个问题很难下定论。网络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很严重的信息茧房,现在的互联网遵循用户偏好,基于用户兴趣进行信息的推送,这就可能会导致知识分享的局限。即平台是有五花八门的知识类视频的,但这些知识视频未必会推给所有人,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


当然,我觉得从个体层面来说,“知识沟”有缩小的可能性,但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假如你设计一个回归分析,结果是需要获得均值意义上的相关性,这个时候“知识沟”不会被缩小,也不会得到明显的、显著性的统计意义上的改善。


从更大意义上讲,知识类短视频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可能性。如果你想要进行知识的获取,知识类短视频为你提供了平台和内容,这种可能性的获取是零成本的,在过去知识的获取有一定的门槛,而如今知识类视频的出现,打破了“0”的可能性。但是最终能不能把可能性变成确定性,取决于人本身的求知欲,这是受线下本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质决定的。


陈超老师参加活动的照片。由本人提供


全媒派:所以其实网络上的知识并不是万能的,包括您的方法论讲解在内,它们解决的是一部分短线的问题?


陈超:是的。举个例子,学生们在观察或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如何获得更宏观、更多维的视角呢?这其实是一个“小题大做”,也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具备这个能力需要有三步。


第一步,就是需要扎实的理论学习。我们在认识世界时,从政治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从社会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以及从传播学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有不同的视角和理论。而在这些不同的流派、视角和理论当中,他们的关键概念是什么?你得先有了理论的工具,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重新观察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从具体的现象联想到你曾经学过的某一个理论。


第二步,就是学术方法的训练。学术方法训练的核心就是掌握如何去检验和推断因果关系的过程,你学习一切方法的核心都是在这里,怎么做因果的推断和检验,这是所有的方法训练的核心。


第三步,是学术的争鸣与实践。有了学术的经验积累和学术训练,在不断的争鸣中思辨,这也是我们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即训练思维。最后,学术实践要落到笔头上,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能够做到这三步,需要知识积累、方法积累和实践积累的漫长过程。但是,现在无论是我们做视频还是大家看视频,更容易接受的是“一招搞定什么”“一招教你完成什么”这类,换言之都是希望获得高效速成的东西。有些能力是可以快速学习模仿的,有些能力则是没有办法速成的,这是网上一些知识类视频的局限性,但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这种局限性。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