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三大生存法则    

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三大生存法则

  传统银行等赖以生存的专业投资能力,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硬道理。在一定阶段,利用其对金融行业本身的理解优势,参股,甚至控股某个金融“天猫”,也许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换句话说,目前互联网公司是做流量引入的,与他们合作的金融公司才是做投资的。投资收益还是要取决于投资经理的水平。

  其实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的新生事物,各界褒贬不一,就好像刚到公司一新人,总想表现自己一把。最典型的争论点无非就是互联网业和金融业。先看看外界普遍认为的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的辩证说辞。在互联网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是将网上虚拟流量客户转换为金融业务收入的手段,因为互联网时代精神只有互联网企业能理解;在金融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无外乎就是传统金融行业增加了互联网渠道,是金融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更好的发挥专业化投资和增值化服务能力的问题。

  如果把互联网金融抛向实体的角度,那么上面的辩证关系只是道出了表面现象。

  生存法则一:信任趋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金融领域,以“中农工建交”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不仅是最大的股东,也是成为金融信用体系的最终担保人。今天的新闻(马云和总理的谈话)也恰恰说明这一点:

  中国经济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家的信心,而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

  “今天把你请来座谈,就代表着我们的信任。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

  在政府信用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广大居民的理财需求,一直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现象,这也恰恰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从妊娠开始,就具备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其实这也完全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余额宝等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募基金货币基金和中小企业私募信托,稍微摇身一变,利用互联网渠道优势,很迅速的就募集到传统实体渠做梦都想不到的天量资金。

  反过来说,金融体系必须寄养在互联网信用这一阶段的链条上,来以此弥补市场信任的不足。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的信任融合这一现象将会一直伴随他们在后面路途的演变中。

  生存法则二:服务为王

  在互联网金融信任的基础之上,深化出了一种精神——互联网金融服务。首先,金融网络化的目的就是金融中介形式更加简单,让金融服务的对象具有跟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直接勾兑。

  当下的中国很多金融服务提供者,私募基金经理、理财咨询顾问、企业融资专家将以加盟合伙人的形式出现,互联网金融的货架上摆放的是一个个有创新能力的金融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合伙人的收入水平是由投资者决定。从这个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服务部门,将蜕变为大数据化的专业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看一个例子,淘宝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就是把传统的、去中心化的、集中式的购物商场,被更多的有各自特色的、分散的商家所代替,也就是说,大而标准的服务,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替代。互联网金融业会如此。

  生存法则三:技术革命

  前两种如果说是互联网业对金融业的积极响应,那第三点将是对金融改革融合以及金融多元化体系的滞留。

  正是这种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低门槛竞争,引领未来监管系统的互联网模式,其不可避免的成本负担,最终将把新兴的各种金融投融资平台,整合成少数几个金融寡头,言外之意,经过互联网的洗礼,金融市场比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更加集中、垄断。

  总体来说,很难说是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化,形成了最终的金融寡头,还是金融企业的兼并重组,诞生了崭新的“金融垄断服务”。但是,最终倔强的互联网生存法则确实触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属性(零碎的产品、多样化的客户需求)的神经。只有当互联网金融成为客户的一种生活习惯,复杂的金融体系改革周期估计也就到了一个循环了。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