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四次大跨越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社会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初始状态,演变成为目前在产业价值链上整体横向分布,各环节紧密链接的集约式发展态势,形成由内容生产与流通、广告销售业务、传输网络平台经营、媒体融合新兴产业四大板块链接而成的产业结构,营造出融媒体服务、智慧化传播的大生态,广播电视产业迎来繁荣发展新格局。

  一、广播电视产业40年发展历程回溯

  “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1979年到199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和需求动因。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成立广告业务科,成为中国媒介产业化初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随后28日播出中国大陆广告市场在50年代后逐渐消亡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片长1分30秒的“参桂补酒”,从此,在上海点燃的传媒广告的“星星之火”迅速燃遍全国,进一步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进入起步阶段。1983年,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方针带来频率频道数量的增加以及对节目供应量的相应需求。80年代后期,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开始以多种经营和多元发展为目标。

  “从有到盛”的发展阶段(1993年到2002年)

  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第三产业概念的提出,使广播电视具有了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解放了广播电视的生产力。

  90年代初以后,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技术的出现,频道频率数量再次大幅增加,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大规模发展,不仅增加了广播电视种类的数量,而且以征收视听费的方式改变了广播电视媒介经费来源。随着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渠道的进一步增多,广播电视节目开始了为销售而进行的专业化、商业化生产。90年代,在广播电视广告市场趋于成熟,商业广告经营基本实现了制播分离的基础上,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开始逐步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除了广播电视台这一生产主体之外,还出现了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力量作为有益补充。这一时期,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框架已经初具规模。

  “从盛到新”的振兴阶段(2003年到2012年)

  自2002年起,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2003年1月,在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号召。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一时期,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完善和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由卫星和地方有线电视网“星网”结合的立体广播电视传播形态初步形成,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广播电视媒介市场。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在准入政策方面对民营资本降低门槛,在电视剧、动画片的产业领域,民营资本投资投产的比重迅速增加,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与规模的民营影视企业,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力量。广播电视产业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广播电视产业收入大幅度上升。

  “从新到高”的高质量繁荣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为广电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大环境,激发了广播影视发展的活力和潜力。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改革中具有领导性的产业,生产力最先进,产业最为繁荣和活跃,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推动包括广播影视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阐述了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基础。这40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产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实现了快速、持久、健康的发展,整体规模、质量、实力和影响力都获得了全面的增长,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资产总额达17437.24亿元,是2002年的10.49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广电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引导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新消费和新业态,推动广播电视服务产品化、精细化、精准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广播电视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二、广播电视产业形成繁荣发展新格局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当前,广播电视产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6070.21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685倍,以广告、有线网络、新媒体业务收入为主的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达4841.76亿元,占总收入的80%。广播电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广电业务收入占比逐渐收缩,而基于融合业务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收入不断增长。广播电视节目交易活动活跃,节目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节目销售收入523.54亿元,同比增长43.42%,占实际创收收入10.81%。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持续保持增长,收入构成持续调整,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1651.24亿元,网络等新媒体广告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占广告收入总额18.57%。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络视听等业务快速发展,用户收视习惯发生变化,新媒体业务收入277.66亿元,占实际创收收入5.73%。

  (二) 内容产业转型提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当前,广电节目制作机构规模持续扩大,专业化集中化趋势明显。目前,全国共有经审核合格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14389家,同比增长40.6%。其中民营机构12925家,占近九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制作机构主营单一节目类型的创作生产业务,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五省(市)的制作机构占全国总量64%,产业集群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区域集中化凸显。广播电视节目栏目、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等内容生产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创优力度加大。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提质、类型多元。新闻、文化、公益、科技、经济类节目的制播数量不断增大,节目质量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节目自主创新方向,节目内容和表现形态呈现出原创化、模式化、全网化的制作传播特征。电视剧生产制作活跃,结构更加优化。电视剧产业进入了提质升级期,产量平稳回落。电视剧制作逐渐回归理性。题材比例进一步优化,现实题材剧目占总发行部数、集数约60%、56%。电视动画生产制作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现实题材动画片备案生产数量同比大幅提升。动画制作企业投资生产更加理性,劣质动画片去库存、减存量,产品结构整体趋向合理。纪录片市场走向成熟,纪录片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央视、省级卫视和视频网站播放平台形成多方互动和协同,电视纪录片的产量、播出时长持续增加,现象级纪录片不断涌现,国产纪录片进入卫视黄金档,获得收视、口碑双赢,纪录片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拓展。

  (三)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产业模式

  随着中央及广电行政部门相关重要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发布,革新的力量正在快速渗透,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加快从相“加”迈向相“融”。广电产业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一是广电媒体加快内部一体化布局。当前,全媒体新闻中心、“中央厨房”已经成为许多省级广电媒体及部分先进地市、县级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重要建设项目,实现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传播效果明显提升。

  二是进一步增强智能终端的整合力,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广电机构普遍开通微信、微博、微视频以及客户端,“三微一端”已成为广电媒体重要的融合传播社交平台。各级广电媒体纷纷开通了频率频道、栏目、节目、主持人等多层次微博微信账号,形成集群化态势;推出了系列移动客户端,形成各具特色的移动产品体系和规模化发展态势。

  三是通过平台化运营打通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各种终端、各种资源之间的通道。当前,各级广播电视台正在加紧建设智能开放、弹性高效、绿色安全的广电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建立跨区域融合服务平台,探索跨区域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运行方式,实现广电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三、改革开放40年广播电视产业繁荣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消费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回顾40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进程,在政策的引领下,改革推动、市场拉动、技术驱动,深刻影响着广电产业的走向,正是在这40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广播电视人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不断推进广播电视产业的理念、内容、技术、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升级,繁荣发展。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历程来看,产业发展一直与政策推动高度关联,这既是广播电视产业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决定的,也说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离不开系统、完的产业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创新的走向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和推动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在不断体现出飞跃性特点的时候,浓缩了按照媒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历程。

  (二) 坚持改革创新勇于自我革新

  40年来,经过“四级办广播电视”、“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网络整合”、“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集团化”、“制播分离”“媒体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改革,中国广播电视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盛,从盛到新,从新到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升级、全面振兴,产业规模迅猛拓展,市场主体多元细分、有机整合,产业链不断完善。当前,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随着改革的推进,广电产业发展重心正在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提升的精神文化新需求。

  (三)遵循产业规律对接市场机制

  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广播电视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产业规律运作,才能发展壮大。经过40年的培育和建设,中国广播电视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市场、广告市场、网络传输业务、广播电视衍生业务等在内的广播影视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各级广电机构逐步把系统内、体制内可经营的部分剥离出来,重塑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广播影视产业以多种形式吸纳和运用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日益巩固。

  (四)技术驱动突破产业发展关键节点

  40年来,从有线网络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广电,从收音机、电视机到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无不由技术发展而产生。科技进步,使广播电视整个产业支撑系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更新和升级,从节目制作、播出到传送、接收各个环节逐步构建了现代化的传播新格局。未来,广电媒体必须加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技术普及应用,升级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积极参与新兴产业开发。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加紧推动广电业务从“功能”型向“智能”型、“智慧”型转变,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享受广播电视服务的需求,形成良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融媒体服务、智慧化传播大生态。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