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短视频市场格局:平台方厮杀惨烈,内容方茁壮成长    

  

    你如果列举一下这几年爆红的产品,像快手、秒拍、最右等等会发现一个事实:近几年爆红的产品很多都有视频形态。

  Ins、微信朋友圈这些年也加入了短视频形态,还有我们谈论过的原豌豆荚设计总监出品的 VUE(比较火)。

  最近火的已发不可收拾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抖音。没错,抖音在近些年大有赶超快手APP的趋势。简单有趣的手指舞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病毒式传播。

  那么小视频为什么越来越火热?“抖音”的崛起是否标志着人们进入小视频时代?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小视频”这种消遣方式?是什么推动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和议论。

  4G 网络普及、收费下降、智能手机等基础设施为视频内容爆发奠定了基础。

  早些年人们主要依靠文字来传递信息。

  文字比如电子书、最开始微信QQ都主要采用文字来进行表达和交流。

  因为早些年智能手机并不普及,移动网络也并未全国覆盖。

  大部分人也会因为流量费用过高而在使用手机时避免消耗过多流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无限网络覆盖区域广泛等原因促使短视频的发生和发展有产生的土壤。

  流量费用的大幅度下降也是小视频越来越能被人们接受的原因,这在前些年尤其是移动网络不流畅、收费高昂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毕竟受众群体的文化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以前互联网上主要内容形式是文字,随着网速改善扩充为图片,再随着网速进一步改善,就应该是视频了。

  首先我们要肯定一点,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全中国的娱乐方式是电视,男女老少皆宜的电视节目使得电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主要娱乐方式。

  而短视频与电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电视节目的整合升级,更加迎合受众群体,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抓住观众。

  早年QQ上的小动图和表情足以说明问题,相比文字来讲,视频比文字更直观,更有冲击力和吸引力,对于年轻人来讲,获取信息也更加快速和便捷。

  根据相关调查,人们后面花在视频上的时间肯定会超过文字。然后根据互联网规律:用户注意力在哪就要抢占那里,互联网公司去做视频顺理成章。

  从受众群体来分析,单个娱乐内容所占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我们大部分人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又更新得非常快,那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短视频等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自然就广受欢迎了。

  年轻人又更加关注感官刺激,抖音视频的酷乐潮玩的风格相较于其他短视频APP是非常明显的。最大程度的讨好了年轻人。

  那么,为什么是短视频呢?

  一切的根源在于,短视频更适合通过社交传播。

  视频既可以代替图文作为信息的传播介质,比如新闻时事,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娱乐内容,比如长视频领域的电影和电视剧,短视频里面的个人秀或者生活的片段。

  短视频既可以包含丰富的视听信息,又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是目前最好的传播形式。

  此外,短视频异军突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娱乐的崛起。

  互联网娱乐的平台和内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微博、映客和快手等娱乐平台的崛起,再到屌丝男士、奇葩说和 papi 酱等内容爆红网络。

  在视频娱乐内容在 PC 互联网上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又将视频娱乐内容拉入了短视频社交的快车道。

  短视频的崛起离不开 UGC 视频的崛起,2005 年土豆网成立的时候就想做中国的 YouTube,为什么失败了?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易于理解,一是缺少适合的拍摄工具,包括拍摄功能强大的手机和类似 faceu 这样的视频编辑工具,二是国内缺少愿意展现自己的拍摄者,互联网原住民 90 后明显比 70 和 80 后早期的网民要活跃得多。

  既然如此,短视频的机会还有吗?

  今日头条、腾讯、阿里、微博、美拍、等互联网巨头都计划投入巨资卡位短视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短视频领域的创业公司是否还有机会呢?

  我认为,短视频平台的机会依然存在,短视频内容公司的创业机会一直存在。

  从短视频的市场格局来看,平台方厮杀惨烈,内容方正在茁壮成长。

  平台机会:找到特定的用户群,运营符合特定用户属性的内容

  平台方代表:秒拍、美拍、快手、头条视频、梨视频、开眼、抖音

  不同年龄、阶层、文化和认知的人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差别甚至大过人和猪。

  秒拍主要依靠微博的超级流量入口获得了微博独有的明星资源,美拍定位于爱美的城市女白领,快手则席卷三四线城市的城乡青年,头条视频背靠今日头条新闻资讯的超级入口,梨视频则花重金主打高质量、有趣,且紧跟新闻实事 PGC 视频,开眼则精选全球高 B 格高质量视频。

  这些短视频平台在定位上有着明确的标签,在内容的筛选上也各有偏好。

  典型的短视频平台机会就是快手,打着短视频社交的概念,通过一些简单粗暴却非常吸引眼球的内容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在 2017 年一季度中国视频类 APP 排行榜荣登榜首。

  与此同时,快手也因为平台上的一些低俗内容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但是我还是比较看好快手的未来,因为我认为一个短视频平台最重要的是,能否吸引年轻人和美女入驻,在这一点上快手已然做的非常成功了,对内容的整治和净化反而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抖音是依靠什么火起来的?

  抖音APP是最近比较火的短视频平台,用户量甚至一度超过了快手,单从技术上分析,抖音紧跟时代潮流,平台推出了各种瘦脸、美颜、滤镜、贴图功能,人性化的拍摄选择,跟随大环境添加直播等各种功能,都是抖音在用户体验方面所作的大量的工作。

  其次我认为,与其他短视频APP相比,抖音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定位,热衷于用户参与。

  作为一个音乐短视频社区,15秒的特性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使得相当部分年轻人能够肆意展示自己的才华。

  谁还没有点亮人眼球的才华来着,如果是正儿八经的几分钟视频,对大部分人来说,既没有时间更没有能力去制作,但15秒却可以把年轻人们最潮最靓的一面展现出来又不至于暴露短板。

  抖音团队运营的各种对口型、挑战模仿等又给年轻人们提供了简单易学的模板,进一步降低了抖音的使用门槛,尽可能的笼络了年轻人。

  如果你经常逛抖音的话,“师傅,我坚持不住啦”的萌萌哒萝莉音你肯定见过,而像这样的抖音、红人给模板,普通用户追随的短视频在抖音上随处可见。

  另外抖音具备较强的传播性。抖音除了是一个短视频社区外,还是一个找歌应用,2017年以来的相当多神曲都是在抖音上发酵、传播、爆红的。

  去年的票房黑马《前任攻略3》的爆红,不得不说部分得益于《体面》这首歌在抖音的病毒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年轻人对前任、对爱情的强烈共鸣。

  抖音大部分作品的组成都是神曲+用户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的作品往往兼顾真实性和感染力,能够给普通用户带来强烈共鸣,从而引发传播、模仿。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的“强运营”同时抖音跟快手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抖音的调性更加年轻、酷炫、潮范儿,就像抖音赞助的《这,就是街舞!》一样,如果说快手是记录生活的话,抖音表演、秀的成分要大大超出。

  这跟抖音团队的强运营有关。抖音上的俊男美女更多,抖音上有技术含量的短视频更多,抖音的潮范儿、梦幻的感觉更明显,抖音社区的作品调性更统一。这样的做法迥异于快手,快手更偏好自由生长。

  作为后来者,抖音明确的调性的确更容易突围,事实也证明他们是对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强娱乐性。抖音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年轻人展示自我的社区,每个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又可以了解其他年轻人的生活,相当多的年轻人每天都会在抖音上花费相当多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好玩呐。

  像是费启鸣这样的抖音红人,在抖音这个社区内甚至获得了不下于明星的关注和拥护,现在快节奏生活已经成为潮流,而抖音的15秒短视频很好的迎合了这一潮流。

  新鲜有趣、丰富多元的内容玩法,目前看来很合年轻人的口味。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娱乐的事情。

  在这个“时间稀缺”的时代,大家都是各自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而休闲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所以如此碎片化的注意力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相信用娱乐化的内容填补碎片时间是最让人“省力”的消遣方式。所以,最终你会发现,一组搞笑的GIF图,一组有趣的几十秒短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消遣”方式。

  据2017年4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2.42亿人,增长长58.2%,2018年将达到3.53亿人。

  至此,作为新时代的网民即将又要进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困境了,只不过现在的娱乐已经不再是韩剧,综艺等,而是短视频平台上各种娱乐,八卦,搞笑,消遣的短视频。

  2016年,除了传统的视频媒体转战短视频平台外,独立的短视频平台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既有独立的APP产品,也有捆绑社交功能的短视频平台,更有甚至扬言可以为普通用户挣钱的短视频产品,比如火山小视频。

  但是根据产品的功能形态,目前国内主流的短视频平台大致分为:工具型,资讯型和社交型三大类。

  由抖音看短视频营销终极目的:品牌的用户化

  品牌用户化就是要品牌自己把自己当作产品的使用者,以用户的角度来与受众对话。

  例如,在今年夏天最火的嘻哈音乐,正是一种年轻、真实的象征,哈尔滨啤酒通过与张震岳热狗的合作,打造出最具年轻化和真实的品牌freestyle,使年轻人同品牌真正的玩到一起,让品牌真正实现了用户化;玩起来,参与进来,好的短视频营销是互动的。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单向的“背书式”传播已经不适应这群互联网的原住民了。

  而互动的参与式才是能与他们沟通的方式,他们已经不甘心只是默默当一看客,而品牌主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让年轻人参与进来,让年轻人自己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牌内容。

  因此,品牌化的短视频只是营销推广的起点,而不是营销的终点,让用户充分参与到品牌的创意中,让品牌影响力延续下去,才能让短视频营销创造乘法效应。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