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收视时长下滑一年顶过去三年,电视“空心化”病情急剧恶化!    

    收视调查公司CSM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4月1日-17日,湖南卫视的收视份额被同属湖南广电旗下的少儿频道“金鹰卡通”超越,而且差距还比较大,湖南卫视份额2.15%,排名全国第10,金鹰卡通份额2.69%,排名全国第8。

  “卫视一哥”被集团小弟超越,这是史无前例的。2015、2016连续两年,从CSM全国网数据来看,湖南卫视的收视份额不仅排名省级卫视第一,而且是全国第一,超越央卫视所有频道。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湖南卫视排名不仅从全国第一跌到第10,而且被一个开播只有十多年的专业少儿频道超越,让人大跌眼镜。

  但仔细想想,这个结果其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背后折射的是电视“空心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在移动互联网崛起后,15-54岁年龄段的观众远离电视的浪潮势不可挡,而湖南卫视正是这股浪潮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央视各频道和金鹰卡通在4月份的收视胜利,其实是它们的主流观众——老年人和小朋友的胜利。

  电视观众“哑铃型”结构凸显,

  “空心化”病情急剧恶化,

  一年内下滑的收视时长顶过去三年

  自互联网兴起后,年轻观众正在逐步远离电视。而近年的收视数据显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不仅是年轻人,中年人看电视的时间也在下降,受此影响,国人人均收视时长大幅下滑。

  2017年,中国人平均每天收看电视139分钟,跟2016年的152分钟相比急剧下滑了13分钟,一年内下滑的时长顶过去三年:2013-2016年从165分钟下滑到152分钟。

  2013-2017年收视数据显示,电视观众呈现明显的“哑铃型”结构:两头大,中间小(见下图)。人均收视时间最短的群体依次是15-24岁,25-34岁,35-44岁,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14岁的儿童的收视时间均超过15-44岁年龄段的收视时间。

  2017年,65岁以上人群每天看电视273分钟,55-64岁人群每天看240分钟,45-54岁每天177分钟,35-44岁每天108分钟,25-34岁89分钟,15-24岁70分钟,4-14岁114分钟。15-44岁三个年龄段人群收视时间加起来267分钟,还没有65岁以上人群这一个年龄段的收视时间长。

  2013-2017年,除了55岁以上人群,其余各年龄段人群的收视时间逐年下滑,其中,中年人是重灾区,呈急剧下滑态势。以2017年为例:35-44岁观众同比下降16分钟,45-54岁观众同比下降17分钟。

  电视观众的“哑铃型”结构正好与网民“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相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30-39岁群体占比为23.5%,排第二。

  中青年观众被互联网分流的结果,导致了电视观众的“空心化”。“空心化”这个说法近年常用来形容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后,农村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人口结构失衡的局面。从最近五年来看,电视观众结构也越来越呈现出农村人口结构的特征,“空心化”病情急剧恶化。

  电视“空心化”的赢家和输家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电视空心化”的最大赢家。除此之外,在电视媒体内部,老年观众和儿童观众“集中度”高的媒体也成了赢家,而过度依赖年轻观众和中青年观众的媒体,则成了这一波空心化浪潮的输家。

  收视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电视台整体份额达到33.59%,比2016年提升1.4个百分点。而32家省级卫视的份额则从23.98%下降到22.7%。老年观众集中度高的央视是2017年的赢家。其中又以女性老年观众集中度高的CCTV-8和男性老年观众集中度高的CCTV-4收视增长尤为突出。

  2017年,从CSM全国网收视数据来看,CCTV-少儿、湖南金鹰卡通、北京卡酷少儿在全国上星频道中的收视排名分别为第6、8、11,成长非常迅猛,超越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等多家一线卫视,跟2016年相比排名大幅上升。以4-14岁儿童为主要观众的三大全国性少儿频道,成为电视“空心化”的赢家。

  在省级卫视中,从全国网收视份额来看,2017年一季度-2018年一季度,由于以年轻观众为主的综N代节目不再景气,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收视下滑超过20%,成为明显的输家;北京卫视收视份额上涨,成为赢家。从52城市网数据来看,跟2017年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收视份额同样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下滑了,北京卫视上涨了。湖南从2.96%降至2.58%,浙江从2.46%降至2.01%,北京从1.98%涨至2.33%。

  “空心化”恐无药可救,

  电视台继续迎合年轻人是南辕北辙

  将徒劳无功,甚至得不偿失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战国策·魏策四》

  上面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与今天许多电视台的做法何其相似。电视“空心化”已经如此严重了,主流观众明明是4-14岁的儿童和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理应好好为他们服务,但是电视台还要一厢情愿地迎合年轻人,试图留住TA们,因为年轻人消费更活跃,更有广告价值。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年轻人没争取到几个,中老年人反倒快跑光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此便捷,各种长短视频内容极大丰富,如果没有大的政策面的宏观调控,电视“空心化”恐怕已经无药可救,年轻人不会再回头,电视台不要继续“南辕北辙”了,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吉诃德大战风车,虽然英勇,但这种违背自然规律、悖逆历史潮流、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好、适可而止吧。

  诚然,在2014年之前,视频网站还没形成大气候的时候,湖南、江苏、浙江、东方等卫视的确依靠年轻化的节目争取到了年轻观众,从二三线卫视手里抢来了不少年轻人,提升了频道的收视份额、优化了观众解构、扩大了广告收入。但今天的局面已经大大不同,电视台的年轻观众已经所剩无几、没得可抢了,视频网站的年轻用户又抢不过,在这种局面下,电视台如果还走过去的老路一味讨好年轻人,无异于刻舟求剑,恐将徒劳无功,甚至得不偿失。

  不论是央视收视的回升、三大少儿频道的崛起还是一线卫视的收视下滑,都在说明中青年观众已经很难挽留,“一老一小”才是电视的主力军。近年来电视养生节目的火热,正是这一趋势的产物;而安徽卫视近期破天荒地在晚间黄金档推出面向中老年人的健康问诊节目,显然也是对这一严峻现实的妥协。

  当然,中青年远离电视,不代表电视台就彻底与他们无缘相见了。电视台不是也有新媒体么,把电视节目原封不动搬到网上,显然不是媒体融合的正确做法,只有针对不同终端、不同人群推出对应的媒介产品,才算得上有基本的用户思维。在电视端服务老年人和小朋友,在新媒体端服务年轻人和中青年,或将成为电视台媒体融合的共识和通用做法。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