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转型风口到了,报业路在远方?且听这些海外传媒大咖怎么说    

  当今世界,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和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和信息传播平台不断出现,新闻传播主体不断多元化,新闻传播正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

  这种背景下,报纸还有没有未来?未来的报纸会怎样?对此,失去信心的人普遍认为,报纸就是现时代即将灭亡的恐龙,它曾经繁荣过,甚至统治了整个传媒界,但由于环境的改变与新的竞争性产品新媒体的出现,它不可避免地将走向灭亡的道路,未来媒体会怎样,或会是“科技公司”“智能与共享”“智媒体”“浸媒体”等的天下……

  但许多业内人士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1届年会上,来自17个国家、64家新闻媒体的100多位中文报业工作者围绕“新时代的中文报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大计。

  正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张研农所言,传统报业转型的思路已逐渐明确,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不断融合会让中国新闻事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报业如何转型,这里或有答案

  “我这次来参会,是带着疑问来的。报业今后怎样发展,如何转型,我希望能够在这次会议中得到解答。”台湾《中国时报》发行人黄清龙称,他希望能在这次交流中听取一下其他中文报业同行的做法,从中得到启发。

  对黄清龙的疑问,许多与会报纸负责人有着和论坛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内地报纸的报业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立足各自地区的创新发展思路。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对此作了多方探索,目前他们充分利用好新兴媒体、建立多媒体渠道,已经形成‘一报六网’的传播格局,包括光华网、脸书、APP、微信公号、电子报等,以多种传播维度不断扩大传播影响力。”

  新加坡华文媒体集团的经验是成立新闻中心、做强媒体内容、维护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也在重新配置资源,加强技术和数据整合能力。此外还进行了多元化投资、收购教育产业、改变媒体经营业务模式等多种经营创新。

  不少报纸负责人认为,报纸媒体在内容生产特别是向读者提供深度阅读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变化的只是内容呈现的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媒体探索读者付费的可能性,报纸的内容可行性、独特性重新受到重视。”台湾《联合报》社长项国宁说。

  新加坡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介绍,该集团在成立新闻中心、做强媒体内容、维护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也在重新配置资源,加强技术和数据整合能力。此外,新加坡华文媒体集团还进行了多元化投资、收购教育产业、改变媒体经营业务模式等多种经营创新。

  谈及报业的商业运营之道,香港《明报》业务部总经理高志毅介绍,除了传统广告商利用报纸头版包装广告突出品牌和商品形象外,不少品牌广告宣传策略转至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脸书”专页等,报纸也会结合企业需要制作不同类型的增刊。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张超文认为,内容是核心,无论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方式、信息传递方式、信息消费方式,但是它改变不了信息内容的核心地位,只有全力赋予这些内容以价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还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或加快普及应用,这也为媒体转型注入了新的动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趋势,也是社会展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新闻生产过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对采编等过程的影响也是可以预见的。

  他还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以及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中,信息的获取是随时随地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新闻采编的时效性,还能实现信息在文字、语音、视频等形态间的转变,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不同偏好、不同情景下的需求。

  专家支招纸媒发展“金点子”

  “最近我们不断看到报业很辛苦,为什么?”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教授认为,因为报业的后面只是报纸,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它离开。我们要发掘积极的过程和原因,我们要坚持发掘事实的核心,再创报业未来的新价值。

  “我认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首先是内容为王,报业还是专业的信息来源,这是当下很多新媒体做不到的。其次,我们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扩大我们的话语权。”

  陈清河分析,融媒体的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个是上网阶段,第二个是网络媒体阶段,第三是全媒体阶段,还有今天的融媒体阶段。融媒体来自于科技,科技改变了我们媒体的思维。“易经有三个概念,简易、变异和不易,我希望把易经的概念和科技结合。”

  对于简易,陈清河解释道,“当你面对一个事情,不知道它怎么发生、为什么发生的时候,你对它产生了一个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的印象,对它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当了解之后,对科技就会逐渐接受,也能够利用科技发挥我们的价值。”变异,则可理解为万事处于变化之中。

  “科技只有一件事情不变,叫每天都在变,不然它就不叫科技。当我们遇到变化的时候,要用‘变异’的态度来看,要知道它怎么变,要适应变化,跟着它去变。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也许这对我们未来的报业发展会有所帮助。”陈清河说。

  “但是还是必须要坚持一件事情。”陈清河认为,从传媒的角度来看,面对简易也好,变异也好,有一个东西是“不易”的,陈清河认为,报业的核心价值不应该因为科技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做法,我们的手段,我们的功能要改变。

  对此,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姜在忠认为,在当前的传播形势下,媒体人应当做到守正创新,立破并举,担当作为,要有所坚持,又要有所突破。一方面要从传播内容入手,找好故事题材。另一方面要从传播手段入手,学习和借鉴相关的技术,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等现代传播的增量效应,打通新旧媒体的融合渠道,重塑传媒产品的内容生态,实现中国故事的多样化,可视化表达。同时还可通过媒体间合作与交流,进一步让中国声音抵达国际舆论场。

  (部分资料来源世界中文报业协会51届年会)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