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假如我是一名3个月没工资的电视民工,是否只能辞职?    

  本篇文中,笔者香雪兰化身一名40岁的电视频道普通员工。40岁,本该是四十不惑的,但她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一边,是电视频道连年效益下滑,明知穷途末路;一边,是已经拖家带口,不知如何抽身,抽身之后又能如何规划。这样的她,面对中年危机,应该如何职业规划?

  我是某电视频道的一名普通员工。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衰退在我这里有了非常具体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频道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了。

  对于40岁的我而言,人生中最年轻、最闪耀的一段时光都是在电视台度过的。之前的生活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在这个小城市中过的相对安逸。如今,本应进入“不惑之年”,却又开始为生计发愁,迷茫和彷徨的情绪始终弥漫在周围,真的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

  继续留在电视台,等待财政支援?痴心妄想

  有的同事说,不用担心目前的情况,电视台是国家的,财政资金一定会支持的。最近倒是也看到一些关于财政资金支持电视台发展的新闻,还有个别市台的员工打出了“希望财政支持”的条幅进行请愿的新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我个人对于财政“包养”电视台这件事,是心存疑虑的。正如央视市场研究(CTR)执行董事、总经理徐立军先生在近期的一次演讲中提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电视台、党报、党媒应该回归财政补贴,让政府‘包养’起来,乖乖地做好宣传任务就行了。我想问,这真的是一条生路吗?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条死路。

  大家有没有想过,党中央和广告商本质上的诉求是一样的,如果一个电视台、电视频道、报纸没有人看,没有观众没有读者,广告主肯定是不会买单的,同样地,党和政府肯定也不会要!

  道理很简单,都没人看,谁‘包养’你——‘有用’才有人养。这个问题是每个媒体领导者,特别是媒体‘一把手’必须想清楚的。”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其中的道理非常直接明了。目前,确有部分电视台拿到了一些财政方面的支持,但基本上都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扶持媒体融合、重大宣传等项目。而且,这种扶持只会是暂时的,一旦电视台不能借机增强自身实力,失去了主流媒体应有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像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觉得,等待财政“包养”来发工资,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

  离开电视台?看上去很美

  离开,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放弃。近几年,不时听到有同事辞职的消息,有的去了所谓的新媒体,有的自己创业了,有的完全脱离了传媒行业。于我而言,恐怕这个选择也不容易。

  辞职去新媒体公司,只是“看上去很美”。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换一份工作,同时也可能面临着换一个生活的城市。毕竟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中,要想做传媒行业,最好的单位还是电视台,所以,要想辞职,加入到如火如荼的视频网站等新媒体行业中,就意味着要去北京等大城市,生活成本之高,难以承受。

  而且,以我目前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年龄而言,在新媒体公司中实在也不具有什么竞争力,恐怕就是想入职都难。目前,新媒体从传统电视领域挖走的人才,一般都是先进台的顶级人才,都是可以独立领导一部分事业的。吸收一个只具有普通技能的电视民工,对于新媒体公司而言,还不如重新培训一些新的大学生,至少,思路是年轻的,干劲也是足的。

  选择脱离媒体行业重新创业的同事,也多半是因为之前有些经验、资本和人脉方面的积蓄,比如,有些同事专门做起了代购、微商等,收入倒也不错。但我在这方面实在是没资源,更没兴趣。

  适应发展趋势,完成职业升级?

  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和台级发展战略的支持

  既然等着被“包养”不是办法,也没有信心离开,那剩下的选择就只能是留下来,主动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变化,增强相应技能,完成职业转型升级,但这需要广电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和台层面坚定的发展战略支持。

  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传统电视行业,尤其是市县级以及一些落后的省台,的确已经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再这样熟视无睹下去,不知道会催生出多少“畸形”的生存方式。因此,是时候出台一些宏观调控政策来拯救落后的传统电视行业了。

  比如:频率频道的退出机制,解决供给过剩问题;理顺市场化改革与新闻宣传的关系问题等。有了具体的政策支持,电视台才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存的可能。

  台级发展战略方面: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化转型升级是目前传统电视台最重要的两个发展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去认清和适应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个人的职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也建立在台级层面能否真的下定决心谋发展。

  ■ 从单一的电视编辑记者转型为融媒体编辑记者

  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台里对新媒体建设也非常重视,整合建立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台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APP、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头条系账号、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账号等新媒体形式都有涉及,可谓是一应俱全。

  但是,由于缺乏新媒体运营经验,目前在新媒体端的影响力依然没有打造出来。台视频网站、手机APP等缺乏原创内容,用户访问量比较低。官方的微博、微信等也大多是节目播出内容的重复发布,且内容形式比较死板,基本上没能掌握与网络用户进行沟通的语言风格和做法,互动效果非常差。

  而且,更重要的,除了个别频道的微信账号用户数较多,有些广告收入之外,大多数新媒体形式都没有创收,但技术、人员、管理等投入却在不断增加,台里似乎有些不堪重负。

  但尽管如此,传统电视台的融媒体转型却势在必行。当然,这种转型不意味着一定要像芒果TV、央视新闻移动网等一样做平台。而是要深刻理解媒介传播变化的本质,对接当下年轻人媒体生态,深入的参与到新传播链条中,将需要传播的内容以恰当的形式,通过各种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渠道,达到传播和影响力效果。

  于我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在掌握原有电视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各种新媒体渠道和平台的传播语言和逻辑,对接年轻人的传播“嗨”点,将传统电视内容,转变成更加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语言和形式,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 产业化经营转型

  近两年,传统电视的产业化运营成为热议的转型方向。“电视+”各种产业化方向成为电视台拓宽收入来源的重要方式。比如:

  电视+儿童教育产业,电视台办起了幼儿园。电视+汽车产业,电视台开启了汽车展销博览会。电视+农业,电视台开启了微商城,卖起了农产品。电视+会展经济,电视台筹备各种美食节,这种“产业化”的案例还有很多……

  但我认为,这样的“产业化运营”有点“不务正业”。卖东西、开展销会……这些是一个电视台应该做的事吗?部分电视台完全会了“产业化”的含义。当然,创收的压力是电视台目前“慌不择路”的重要原因。

  产业化对于电视台而言,应该围绕内容产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进发,而不是涉足一些电视台根本没有优势的产业。比如:电视台可以依靠相对强大的节目生产能力,为各大平台做内容提供商;还可以依靠对内容的把握能力,介入影视剧的投资和生产。

  另外,新闻采编权依然是电视台的独特优势之一,如何通过关注民生,介入到所在城市的人们的真实生活链条中,做一个城市生活的服务者、守望者,电视台的“现实”影响力就不会消退,自然也不愁生存。

  于我而言,对于内容品牌IP的“产业化”运营还是有一定信心的,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配合台里节目品牌的打造战略和内容产业化运营战略,以此为基础开辟出一条生存的正确路线。比如:江苏台地面频道的《一转成双》等节目就卖到了全国多个地面频道,版权收入不菲。

  写在最后

  我知道,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才能理性的面对当下。

  电视人往昔的辉煌确已不再,所谓的将来更是扑朔迷离。于我个人而言,人生既然已经行进至此窘境,是时候冷静下来了。不论传播行业环境如何变幻,用户的文娱需求不会改变,电视也始终会有存在的空间,只是目前我们做的不够好而已。

  不断学习,精进自己,探明并坚持前进的正确方向,我相信努力都是神圣的,未来依然是美好的。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