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是每个网友再熟悉不过的社交符号。不论是刷微博、看短视频,还是聊微信、逛论坛,你都随时可能会用上它,也可能随时成为被它锁定的对象。

 
有时候,适当的@是网友交流、朋友打趣的桥梁,也帮助人们在赛博世界里高效连接;但有时候,频繁地、不合时宜地@也让人不胜其扰,成为网络冲浪的烦恼来源。

“有人@我”“@所有人”“You're mentioned”……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是什么感受?
 
为了应对@功能的负面影响,6月中旬,社交平台Twitter表示正在考虑推出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取消他人对自己的提及”——即从另一个人的推文动态中删除自己的名字,不再被标记其中。

联想到Instagram早前提出的“使用户可以隐藏动态的被点赞数”等功能,一定程度上,这些都算是在帮用户做减法,调整其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范围和与他人产生连接的频率。在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这些功能看似逆潮而行,实则有其适应社交媒体用户需求变化的内在逻辑。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关注@功能在当下给用户造成的困扰,通过编译文章介绍Twitter新功能背后的设计理念,并从传播角度分析类似功能出现的原因。
 
当@来敲门,惊喜还是惊吓?
 
10多年前,在社交媒体还充满新鲜感的时候,不论面对熟人还是陌生人,网友们大都愿意在网络空间里开放交流,甚至主动建立连接。

@代表主动的联系,这个功能也成为社交媒体开放、互联特性最显著的表现之一。
 
而伴随着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人们大部分的工作、学习、娱乐都依赖于线上空间,能够一键直接连接起不同帐号的@功能,也不可避免地给人带来了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烦恼。其暗含了一个底层逻辑,即无视帐号的在线、离线或隐身状态,仿佛一个人只要被@了,就有了冒泡的义务。
 
想象一下你早上起床,还没清醒过来的时候,打开朋友圈,就发现工作群聊里凌晨被@了好几次——这时,即便是最敬业的打工人也会感到几分焦虑。有时候,点进被@的群聊里,爬完一百多条消息,结果发现说的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痛苦加倍。
 

课程群、家庭群、大大小小的工作群,甚至是你很少点开的代购群,@可谓无处不在。如果收到的是“@所有人”的消息,或许还能松口气,权衡轻重缓急之后慢慢点开;要是收到了“有人@我”的提醒,大概会瞬间眉头一紧,心里很抗拒,但又不得不点开。
 
如果你正好是个强迫症患者,平时看到消息栏的红点就想立刻清除,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困扰。
 
而随着“交互”成为多数互联网产品的一项基本要素,@功能也在不同场景延伸,群聊里的@已经不是新事物了,一篇文章、一条图片动态、一个短视频或形形色色的评论区里,都能够通过@连接到另外一个人。
 
同时,在更开放的空间里,@带给人的不单是被打扰的焦灼和疲惫,还可能是乌龙,甚至附着上网络负面情绪。比如,点开消息区弹出“@我的”,你以为是朋友又刷到了什么搞笑内容分享给你,但收到的却可能是陌生用户或营销号莫名其妙的提及或转发。
 

陌生用户的提及和转发。


对于某些特殊用户,或是在极特殊的情境下,@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加倍的。例如,对于有庞大关注者的名人网红来说,@提醒栏的数字大概永远都是999+,里面有正常的互动,但大概也夹杂了一些过激的言论。
 
而如果你只是一个活粉两位数的用户,如果某条动态被大V转发了,频繁的分享提示也可能带来社交压力。

微博上一位网友的心声。

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如果当事人的社交媒体帐号被找到,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通过@所制造的持续不断的精准“打击”。
 
所以,@只是一个功能,它并没有原罪,但当社交网络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时,的确有必要思考,是否可以赋予被@的人一些隐身的便利性。
 
被@功能反噬的Twitter生态
 
作为社交媒体巨头,@功能滋生和放大的问题在Twitter上尤为明显。[1]
 
在Twitter的通知系统中,当自己的名字被标记在一条推文上时,用户会收到提醒。如果这条推文是有趣的,那就太好了;但如果内容是带有侮辱性的,那就可能成为扩大网络欺凌的捷径了。
 
长期以来的情况是,@功能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滥用,助长大量网络谩骂和暴力言语,也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加剧的温床——比如强烈的种族主义攻击。在Twitter上,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攻击一直都不少见。
 
@的滥用给用户带来困扰,不论是网红、名人,还是普通用户,都可能成为恶意攻击和骚扰的对象。对于滥用@的发起者来说,这是一个成本低、效果显著的行为,而要想让被@的对象免受如此多陌生人的攻击,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成倍的。
 
多年来,Twitter时常被批评在防止骚扰等方面做得不够。恶意的@除了会破坏平台生态外,还会迫使有的用户直接退出平台,乃至退网。

在谷歌网站上搜索“leaves Twitter after abuse”,会找到不少Twitter用户因为觉得无法应对一波又一波的谩骂而退出平台的例子,其中不乏明星、学者等粉丝多、影响力大的用户。

渐渐地,@滥用的问题越发突出,影响范围也从一个个用户延伸到平台的生态,甚至对平台的运行带来威胁。从产品优化的角度来看,“反@滥用”相应功能的上线或许也是大势所趋。
 
6月中旬,Twitter表示在考虑添加新功能,帮助那些在平台上因不必要的关注堆积而遭到打扰或伤害的用户。Twitter考虑的潜在功能包括:

1、让用户可以在别人的推文中删除自己的名字,即取消推文中对自己的标记;

2、当用户收到未关注用户的@时,会特别通知该用户以“强调潜在的有害@”;

3、如果用户多次拒绝在某人的推文中被提及,就会直接取消对方未来再次标记该用户的权限——这可能是对付陌生人滥用@的有力工具;

4、Twitter还在考虑添加一个开关,让用户防止平台上任何人在1天、3天或7天内@自己。
 
Twitter隐私工程师介绍这个功能想法的来历。图片来源:Twitter
 
Twitter将这些“拒绝被@”的设想称为“早期概念”,并鼓励用户反馈意见。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些潜在功能显然超越了现有的生硬的反滥用功能(如屏蔽、静音和报告提醒),会更有效地保护用户免受滥用@行为的侵扰。
 
事实上,不止Twitter,多数社交媒体中都存在用户被过度打扰的问题。近些年,为了应对侵扰问题和潜在损失,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也都发布了类似功能。
 
比如划定分享范围(如好友圈、仅粉丝可见)、设置分享时间(如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微博仅显示半年消息),以及更直接的消息不提醒,甚至拉黑、屏蔽……虽然这些功能的具体指向和目的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帮助用户免受了一部分的打扰,降低了曝光,也给社交网络中的连接提供了新的解释——限定范围的联系、主动可选的联系。
 

拒绝被@,有哪些好处?
 
缓解社交倦怠,避免社交过曝

在社交网络渗透各处的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发显著——只要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会感到焦虑,怕错过重要事情,怕点开是无数待清理的提醒(@则是加倍的紧张)。
 
2004年,Adam Patrick提出了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的概念,关注用户逐渐排斥、退出社交媒体的倾向。[2]

现实中,在工作和社交的繁琐、自我表达和呈现的压力,以及网络连接中潜在的风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少人会渐渐潜水、屏蔽乃至退出社交网络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使用行为。
 
这种情况下,拒绝被@等功能的出现,是对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积极回应,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也能维护平台的生态平衡。一些具体的功能,比如屏蔽关键字词和好友圈消息,还能帮助用户处理网络空间中纷繁琐杂的信息,起到一定的过滤网作用。
 
微博的屏蔽关键词功能。
 
除了缓解愈发普遍的疲惫外,类似功能也能帮忙处理传播边界模糊的困扰,应对社交媒体中全景敞视产生的过曝问题。
 
正如上个世纪,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针对电视媒体的讨论中提到的,电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建立起来的知识壁垒,权威开始消解,私人情境也开始与公共情境融合。[3]在社交网络时代,情境的融合、边界的打破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复杂。

于是,在一些更开放的空间中,私人表达进入了公共领域,也可能带来烦恼。比如,一名用户针对某位名人/某个热点事件发布了一条不太妥当的内容,通过实时搜索被看到,然后被大规模转发和抨击,甚至带来一系列对该用户的侵扰——这在现实中不止一次发生过。
 
所以,好友圈、半年可见等缩小表达可见范围、降低联系浓度的功能,能帮助管理社交媒体环境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界。更具体的,是对特定情况下私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公共空间的分离或者个人数据在时空两个维度的保护。[4]
 
降低连接的被动感,把开关交给用户
 
彭兰教授曾提出“反连接”的概念,将其解读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法则,既是一种情境性选择,也是对用户的新赋权。[4]

从这个观点出发,一方面可以把拒绝@等类似功能,理解为给用户提供的多样“出口”,这是对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情境中的多样需求的适应。

面对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平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连接需求。而即便是在同一平台上,用户面对的情境也不是单一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类似的功能是对用户权利的保障,让用户成为社交主动权的掌握者,而不是被动接受全部连接。
 
例如,在@功能中,被@对象只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不论背后是单纯沟通还是恶意辱骂,都只能照单全收,这显得过于被动。事实上,人们想要规避不合理的侮辱和暴力,但也不想因此而失去与人连接的机会和背后可能的惊喜。
 
从这个角度来看,拒绝被@等功能的出现,是把处理连接关系的权利一定程度地交给用户,使其发挥更主动的作用,满足自己的个性需要。
 
在这些功能的帮助下,用户可以灵活控制“连接”的开关。毕竟,虽然连接是互联网的内在法则,但连接的存在也以人在数字空间的存在为前提。
 
当然,Twitter的新功能尚在萌芽期,此前类似功能的实际效用也各异,在如何平衡社交媒体健康生态、维护用户权益和促进开放连接等问题上,还需要长久的计划。
 
至少最终,这些功能都不是一刀切断连接,彻底逆流而行,而是以更多元的方式,建立一个真诚连接的赛博空间,这也将影响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