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你可能不信,这种类型的游戏广告被点击了1000亿次    

那些夸张奇葩的广告,真的会有很多人去点击吗?

游戏广告,如何乱境丛生?

01

电脑上,最热门的当属“我系渣渣辉”的传奇页游广告,一度成为网友们的槽点。

而近来手机上的游戏广告同样走上一条奇葩的道路。巨鲲,俨然开始成为新潮。

网友调侃

打开某头条app,在浏览过程中,会发现大多都是这种游戏广告,猎奇的图片加文案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段子,成功吸引了不少网友。



02

但是这些夸张奇葩的广告,真的会有很多人去点击吗?

熟悉广告投放的小K说:“你可能不信,他们点击了1000亿次这种类型的广告!2017年国内超过50%都是这种类型游戏在投广告,而厂商们大都喜欢用这类素材,转化率高嘛!有人愿意为之付费。当然高点击的原因,就是还有部分人喜欢这种猎奇的玩意,看了就觉得爽,希望能玩到这种玩法的游戏,无论是游戏新手还是老手。”

真的有“鲲”这种玩法吗?顺着广告点进去,是一个落地页或者直接下载:

这些人为设置的评论,也是戏精本精了,通过这种用户之间的“尬聊”形式来“套近乎”、“推荐下载”,而点击下载后,5秒内就能让你措手不及:

这不是页游吗?准确来说,是搬到手机上的页游,熟悉的游戏视角,成抛物线的轻功跳跃,一条龙自动寻路、做任务、杀怪升级,配套齐全的开服充值活动......

03

但是,游戏里没有广告中的巨鲲。

如果不信,可以再点多几个广告,下的游戏依旧是没有鲲,你还会发现,几个游戏名称不同的广告,最终下载的游戏,是同一个。

游戏内容与广告描述不符,甚至是用同一个游戏披马甲来洗用户,这算是欺骗、误导消费者了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小新是一名玩家,就曾经通过广告下载过这类游戏,当被问到发现游戏内容不符时,他说:“我看到广告没的,我会去问客服为啥没有,广告的东西能卖给我吗?”

他就是一部分玩家的缩影,谁不希望能真正地体验到那种大作呢?或许厂商会说,不用担心,我们在游戏后期会加入广告上的内容。

结果如何,就不了而知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广告上的巨鲲可不是那么容易就会出现在这些游戏中的,为什么? 

因为,这些素材来自导演卢埃里·罗宾森的科幻短片《利维坦》,Youtube上播放超过百万次,百度一下就能看到广告中出现的巨鲲图。 

不好意思,连这条咸鱼,都是隔壁偷来的。

04

也许因为是国外的素材,版权商难以追究责任,素材就直接拿来用,管它是否侵权,好用就行。

小K:“没错,一切以转化效果为指标。游戏广告的创意除了改编国外素材,我们还有模板,从数据上看,不同类型的游戏,点击率和下载率最高的前几个素材,我们就拿来套用。”

“像美女主播玩游戏,找些主播或国外主播的图,一般不会被追责,然后换个游戏画面。”

“对于喜欢卡牌的玩家,我们可以找些卡组图,框不变,换个人物。”

“有时候投放渠道不会审核得很仔细,我们直接放别人游戏的图上去,也没毛病。”

广告本质如此,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性,而你说的抄,我理解是获取泛用户的一种手段,广告,广而告之。”

广告创意上,国内市场的套路确实有一手,抄袭素材二次加工,牢抓用户爽点,换着法子给你变出拍案叫绝的广告,似乎还玩得不亦乐乎。

05

游戏广告营销到位,2017全年创造了2279亿次点击量,可见进入第二级页面甚至下载页面的次数多惊人,证明了这样的游戏广告在国内是能被人所接受的。

那么,下载并进入游戏体验的玩家,发现内容与广告的不符,会留在游戏里吗?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傻,既然游戏广告铺天盖地,那广告商、游戏厂商和玩家间的利益链肯定是跑得通的,会做没得赚的生意吗?

小K:“游戏广告买量已陷入红海,流量越来越贵了,头部渠道像今日头条,某些类型游戏的IOS广告已经超过100元买一个用户了。一款游戏在测试或稳定期会每月买几万人的量,如果游戏赚钱不行,根本扛不住每个月百万甚至千万元买量消耗。”

“从玩家角度看,毫无疑问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为这些游戏付费,认可这样的游戏和模式,厂商便通过制作这样的游戏来赚钱,也认可国内的广告买量。用户买账,厂商才肯投钱,广告行业才能这般运转起来。”

早在2017年3月份就出现过轰动一时的事件,著名游戏视频制作者“熬厂长”就曾推出过一期作品吐槽国内页游广告和页游本身质量,其中利用虚幻4引擎做的画面为人所诟病,如今手游还在延续着页游那一套罢了。

06

大众想玩好的游戏,厂商想用套路赚钱,平台想擦边洗流量钱。

一、玩家。 随着买量价格飞升,业内这种乱象开始受到遏止,因为我们玩家变得挑剔,对游戏品质要求更高了。这是好事,倒逼厂商做精品,毕竟中国的厂商都是最会赚钱的商人,时刻迎合用户需求。

精品游戏制作不易,需要玩家的支持。如果都是支持洗快钱的页游类型的游戏,玩的只是资本沙盘。当然也有相当的用户群体喜欢这种,但相信在未来,新生代玩家有更高的要求。

二、游戏厂商。 不少有想法的游戏制作人,心里都有一个哲学问题,就像“先有还是先有蛋”,是先赚了钱才能做精品,还是先有精品才有赚钱?不管怎样,实事求是地做产品,总比花心思在“假”广告上要好。

真正被游戏真实品质吸引而来的玩家,新增、活跃、留存和付费数据也会更加稳定。像页游那种“淘金”方式来钱快,但并不适合游戏生态良性发展。(页游在玩家留存低的情况下,只能做大额付费,才能支撑买量成本)

"电子游戏,作为公认的第九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可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三、流量平台。 流量费用高,其中的原因也包括用户对广告的转化变低,用户开始认清“假”广告,或者是对产品的选择有所转移。长久地稳定数据还是得靠实在的广告,实在的创意,而不是“杀鸡取卵”,同时鉴别和筛选优质产品也十分重要。

而且,想靠擦边球闷声发大财,近日几家大平台被广电局约谈、被要求下架停运,很焦虑不是吗?

国内依旧乱境丛生,站在你的立场,你怎么看?

本文涉及数据来源《2017买量游戏年度白皮书》

作者:wave.lin

来源:彼年手记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