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18岁的梗,做广告的你弄懂了没?    

最近几天,“18岁”刷爆了朋友圈,上演了一出十分接地气的《十八岁的天空》。而这里面的主角不是著名演员保剑锋,而更多的是一群70后、80后、90后的群演。

这一群“老叔叔老阿姨”一边喝着保温杯中的枸杞水,一边晒着18岁时的非主流照片......

看了看自己的朋友圈,满满都是的18岁回忆杀

就连不少明星、名人也加入了18岁的回忆杀当中。就像温碧霞晒出了自己和朱茵当年18岁合影,让网友直呼:永远的妲己,永远的紫霞仙子。

刘强东晒18岁照,其老婆章泽天神评论“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逗笑了不少网友。

来,看一看明星们都晒出了怎样的18岁!

那么,18岁到底是个什么梗呢?

原来,201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90后已全部成年,90后已集体告别少年时代,00终于正式登场了。于是大家都在怀念过去......

是什么让大家都踏上了18岁的列车?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大家都不亦乐乎的晒起自己18岁的照片呢?难道真的是像周杰伦所说的,“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

是的,这个时代的我们,都爱怀旧。而18岁的梗,打着怀旧的口号,让大众有一个理由毫无顾忌的去怀念自己的18岁,回忆那些年的青春岁月。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踏上了18岁的列车。

当芳华逝去,剩下的只有怀念。也正如《岁月神偷》这首歌里唱到: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晴是有风阴时有雨。

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别怪我贪心,只是不愿醒。

归根结底,能引起刷屏也还是因为人们内心小情感在“作怪”。这一次,18岁的梗就是对青春岁月的怀恋;而之前的“丧文化”是对工作生活的不满情绪的抒发;“佛系青年”是对时间这把杀猪刀的感慨......

但是,能让大家普通的情感诉求得以大范围蔓延,还真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跟风,也就是从众心理。

比如,这几天爆发的18岁的梗。当你看到大家都晒出了自己的18岁,如果自己不跟风发一下,好像也对不起自己的18岁似的。

说好了一起养生的90后同伴们也放下了手上的枸杞水,正在翻箱倒柜的找出18岁的非主流照片。

再比如,2017年圣诞节时刷屏的圣诞小红帽。当你看到,大家的微信头像居然有顶圣诞帽时,好像自己不跟风@微信官方拿一顶圣诞帽就会显得多么的out。

约好一起当个不问尘俗的佛系青年的小伙伴,竟然也为了一顶小红帽而对微信官微“穷追猛打”。

广告的你,弄懂了“18岁的梗”了没?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问题:

1、“18岁的梗”体现了什么?

为什么明明是最后一批90后成年,却成为了全社会人们重返18岁的刷屏、狂欢呢?

一个18岁的梗,其实体现出的是人们内心怀旧情感的无限表达欲望,人们对于流行元素的跟风从众心理。

2、“18岁的梗”说明了什么?

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都喜欢怀旧。但为什么偏偏等到18岁这个梗时才爆发出对18岁的怀念呢?

这说明了,生活需要仪式感,“18岁的梗”只是抒发怀旧情感的一个契机和平台。

一般人们在抒发情感时都会被贴上“矫情”的标签,所以在面对情感的抒发时,大多数人都遮遮掩掩。而这种打着18岁口号的仪式,却能名正言顺的抒发内心早已泛滥的小情感。

那么回头再来看广告的创作:

既然简单一个18岁的梗都可以成为刷屏的热点,为什么很多花巨资制作的广告

反而不能成为爆款呢?其实,是广告中少了些能让人起共鸣的情感,少了些能让人分享的话语和瞬间。

所以,在广告创作中,不仅要尽可能挖掘人们内心情感,引起共鸣,还要善于利用从众心理,为受众创作仪式感,搭建一个抒发情感的渠道和舞台。

就像2018年第一天,网易云立即为每个网友量身定制了一份“2017年度听歌报告”,来让大家一起怀念过去的2017年。这一份听歌报告,一下子就在朋友圈刷屏了,传播度十分高。

还有在2017年年底,oppo以怀念周杰伦的名义,给了受众一个集体怀念青春岁月的机会。先推出了品牌微电影《周杰伦的2000W个故事》,后在地铁上印满周杰伦歌词的海报。

《周杰伦的2000W个故事》




这一波回忆杀,看哭了不少人,让人不禁手动刷屏这些广告,还刷起了当年的青春岁月。

所以说,“回忆杀”是广告创作的一大利器。同时,想要把广告做成爆款,那么就要在广告中给予人们一个名正言顺抒发情感的理由,让广告成为人们情感抒发的有力渠道。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