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广电总局召集央卫视,剑指“收视对赌倒逼收视造假”现象    

广电总局召集央卫视,剑指“收视对赌倒逼收视造假”现象

  据影视业知名人士李星文透露,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集央视和北京、山东、上海、湖南、天津、安徽、江苏、浙江八大省级电视台的电视剧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签署反对唯收视率、规范电视剧购播行为的自律公约。
  
  他表示,这意味着,近几个月来业内热议的“收视对赌协议倒逼收视造假”的现象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注意,并着手治理。
  
  所谓“收视对赌”,常见的形式是:电视台与制片方在电视剧购买保底价的基础上,协定一定点的收视率,如果播出效果达到或突破协定收视点,则相应给予高于保底价的价格回报;如果播出效果未达到协定收视点数,则相应降低购买价格。
  
  电视媒体间的激烈竞争日甚一日,卫视每年播20多部剧,每一部都输不起,为了分散风险,电视台于是跟电视剧的出品方签“收视承诺”。
  
  对于“收视承诺”,有业内人士表示,其本身也并没有错:“一方面电视台可以有效规避收视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影视公司打造精品剧集。但现在‘对赌’却演变成收视率不合格就拿不到钱的地步,逼得大家去买收视造假,这事已经变得特别不靠谱了。”
  
  据媒体透露,2014年,某影视公司打造的一部重点剧目遇到销售困难,最后卖给某卫视并签订了“收视率对赌协议”。双方约定,该剧开播期间收视能够位列同时段前15名,即可以40万/集的价格成交;下滑或上涨一个名次,价格就相应变动一次。
  
  结果,该剧不仅进入了同时段前15,甚至反常挤进前10——而该卫视较为频繁见到的收视排位大约在15名之后;在没有营销和关注热点的情况下,该剧开播收视即刻高涨;播出完毕,收视率立刻回落——这种现象同样明显违背了收视的客观规律。
  
  “购买收视率会影响其它影视公司的创作热情,如果通过买收视率就可以让自己的剧卖得好、播得好,那以后就没有人愿意认认真真做好剧了。”有业内人士表示。同时,他也认为,“一剧两星”政策实行后,卫视播放的剧目数量增多,收视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收视造假行为。
  
  虽然收视率造假没有直接证据,但一些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没有话题热度、没有号召力明星、不做强力营销,却能够高开高走、遥遥领先,让不少业内人感觉,收视率已经失去了其风向标的功能;而这些收视率好得莫名其妙的电视剧,引发整个行业的跟风模仿,严重挫伤了部分认真做内容的从业者。
  
  “我有很多有追求、有艺术标准和良心的朋友,他们现在也迷茫,总说自己现在不会做剧了,看不明白现在的收视率和采购策略,看不明白播出平台的坚持与导向了。你是看不明白,因为人家跟你玩儿的不是作品了,它们现在都玩儿的是对赌。这会逼迫有追求,但是没有渠道的公司和制作人退出江湖!”业内人士“绝对敏捷”认为。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则向“广电独家”表示:“我们的电视剧制作技术提高很快,但是内容还有待提高。这不能单纯怪制作业或是播出方,播出方要取得收视率,而现在的收视率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缺乏公平环境的支持,内容的原创也就后继无力,出现有数量无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
  
  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在力图消除“唯收视率”现象,针对“收视对赌”引发的诸多问题,眼下正在进一步治理。具体的一些措施将会给业内带来何种改观,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