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早晨设计 作者: 日期:2007-10-29 17:49:50
|
|
从《别了温哥华》开始 访早晨设计电影与视频工作室负责人石头
导言——
在早晨里面,石头应该是最早和魏来认识的人之一,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调皮,一起经历了青春。也许因为这样,才会最终走到一起。他们之间相互欣赏的感觉,表现很强烈。
视觉中国:我对“石头”这个名字的来历很感兴趣。 石头:我本名是“虓(xiao)”,但是这个字非常生僻,所以很多人不认识,电脑上也打不出来,后来大伙觉得石头比较好记,没有什么特殊的来历。
视觉中国:您跟魏来是怎么认识的? 石头:我们是初中的同学。
视觉中国:在你们同学的时间里,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石头:呵呵,是游泳,那时侯我们老去一条河边,看人家有游泳的,我们就也游,当时还有我们另一个同学,我们仨。当时还约定好了要一直游到春天,后来到秋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太冷。一开始还能坚持,后来慢慢的就在河边溜达,再去了就蹲在河边不敢下,几个人谁也不下,那些河里的老太太们就将我们,我们一狠心,也就下了,下去之后真不是那么回事儿,再后来就不下了,只是在河边溜达。 魏来喜欢画画,我喜欢拍照片,以前下课我们就去月坛,他画画,我拍照片。小时候我们都不算调皮捣蛋。魏来后来去了一个学美术的职高,我是按部就班地参加中考,那时候学习不是那么吃力,有很多时间去拍照片。
视觉中国:后来你们又是怎么联系上的? 石头:我们中间的联系特偶然,03年的时候非典,我开始做电视剧包装,做《别了温哥华》的时候我需要有一些设计在里面,那时候就知道他做设计了,就找到了魏来,发现他也在做电影海报方面的设计。 之前在工作上我们没有太多的交往,我做视频他做平面。后来我觉得在现在影视的制作中,包括广告,我们偏重的只是技术,很少有人想到设计在里面是个很重要的角色,而我觉得我们应该偏重设计。因为想把《别了温哥华》里面的字体做得精致一点,所以我找到魏来,我们就从工作上开始正式合作。
视觉中国:你们从03年开始合作,那时已经加盟了早晨,还只做项目合作? 石头:那时是项目合作,我们是从去年正式加盟早晨的。我们之间的客户有很多交叉性,我会把电视剧的客户推荐到他那儿。现在做电视剧很少有人做集号的设计,但是我做的全部的包装都是一系列的设计。所以这是我跟魏来的工作习惯比较吻合的基础,我们的交际就是我可以把我自己的客户介绍给他,魏来也把他的客户引荐给我,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拿出去的东西是一个系列的。我们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就是由魏来先去提出一个设计思想,我们参与一个讨论,最后他去实现平面那一块,我去实现视频那一块。
视觉中国:早晨设计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石头: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管理方式。首先我们都不是资本家,我们是亲自干活儿的人,我们不会剥削任何人。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用的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投资,但是我们的业务额度却不是天价的。我们的客户群是一样的,就是这么几个,这些导演这些广告。我现在接的一些业务就是在一些公司做完了但导演和制作人非常不满意,所以拿过来让我们重新做。这个行业就是养不住人,作为老板,这个设备在不断地翻新,整个播出格式一变,什么都要淘汰。 我觉得魏来的早晨设计管理上的概念是相当成功的。作为设计师来说,他需要一个主导的空间,不管是利益上的还是创作思想上的。品牌是早晨设计,但是工作是你自己的,这个是双赢的。魏来在早晨想推广这么一个概念,他告诉设计师你的头脑是要创造价值的,我们面对一个客户,怎么做到他提出的要求,比如设计一个房子,他要一个什么感觉,你要知道。我们都是以早晨设计这么一个品牌对外,在早晨设备这个品牌下,你负责的工作室就是你自己的公司,你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学会管理你的队伍,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他的发展会是良性的。
视觉中国:你们都在早晨设计这个品牌下,但是都还是在自己的天空下,大家工作起来会很自由。 石头:对,当时我喜欢早晨设计就是因为所有工作中的那些小孩他们的状态是相当积极的。我大概去过三间设计公司,不管是大公司小公司,不管是国资还是私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从状态上说都很消极,但是在早晨就没有这种情况。 魏来给早晨设计了一个很特别的管理模式。大家做的事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把公司分成很多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魏来需要做的就是把适合某些人的事分给那些小组。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环节的人都朝气蓬勃,包括那些做很多琐碎的事的人,比如搜集图片、修图的人,他们也一样有劲头。因为他们知道前面有榜样。这是我们这个行业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我觉得这是早晨设计最吸引我加盟的地方。我们可以靠这个模式去很好的发展。
视觉中国:最早合作时候对魏来有什么看法? 石头:我们刚遇到魏来,和他去谈工作的时候,对他现在这个状态是匪夷所思的。接触以后我才发现,他很早就意识到要用头脑去工作。如果早三年我知道这个,我现在就不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了。跟魏来的合作给我相关的工作中带来了很多很多好的想法。
视觉中国:你们现在的合作是不是你理想中的状态? 石头:是理想的,我们最欣喜的就是我们做的东西被别人认可了。
视觉中国:目前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和工作组,你认为你们工作组跟他们有什么不同。抛开了早晨的理念而谈。 石头:我不知道作为工作室有多少,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作为公司来说我觉得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家储备的,还有一类是私营的。这两类公司都有很大的问题,我们这个行业的投入非常大,要把这些投入收回,那要做很大的努力。国有的公司在政策上有优惠,可以利用特权去制作东西,但是没有人才。 我觉得在这个行业中培养出一个成熟的user,能正常使用这个软件,很快地理解客户的需求,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起码要用三到五年。很多公司没有耐心去培养,大家都是在互相挖人,现在挖人已经挖到台湾、香港了,但是又留不住人,只是临时的,因为很多更好的公司还在不断挖人。一个人的职业寿命只有这么长,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做出很出色的作品。 这个行业的心态是很难调整的,有可能熬夜很多个通宵,很多小孩为什么没有成长起来,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软件会用10%,但是对于这个活儿来说已经够用,他就觉得自己很牛了。其实我们这个行业不需要全才,只需要专才。
视觉中国:在你这么久的工作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石头:我曾经在美国遇到一个制作公司,是专门做广告的,很不错的一个公司。当时我看到一个专门做跟踪的哥们儿,36岁了,工作七年,而且只做跟踪这部分。当时我觉得这个哥们儿太窝囊了。但是过了两年之后,我去参加一个软件的全球发布会,把那个制作小组请到了会场。在那个会场做一个特效镜头,大家惊呆了,他们做的效果太牛了。这个东西不像广告,因为广告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但是当时什么都没有,就这样拍了,用了三个月时间做出来了。它得益于一个三维的跟踪套件,套件可以把所有位移的工作转换成虚拟的摄影机,我们只需要跟摄影师沟通用的什么焦距的镜头、这个镜头离主角多远,把这些数据手动输入之后,就全部转换成三维。这个技术就是那个干了七年的哥们儿研发出来的。从这一点我就发现这个行业绝对需要专才。
视觉中国:你们工作组招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石头:我们招人只需要一个要求,就是善于学习,要有学习的欲望。 以前我认为我手里有这么多活,我可以让别人来帮我做,我把这些东西人为地拆成零件,但是这个行业不是说看他操作一下我就能知道他的能力如何,我当时总是思考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招人。后来我发现早晨设计在筛选新人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大的要求,就是我们不关心你以前干过什么,你会干什么,我们关心的是你能不能适应这样一个需要经常学习的状态。早晨设计组织大家一块儿学外语,讨论新的设计方案,看其他公司的作品,交流的机会特别多,所有小孩都是朝气蓬勃的,这是他们给我的最大的感触和教育。我原来以为找一个人要技术非常得力,但是人善不善于学习,才是他能不能成才的关键。现在我也在沿用这样的方式选人。
视觉中国:非常感谢您接受视觉中国采访! |
|
|
|
|
免责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广告网(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广告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广告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广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除中国广告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中国广告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中国广告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如本网站转摘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和我们联系。转摘稿件原作者我们将酌情支付稿费。联系信箱:cnad@cnad.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