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自媒体特征解析

    近日,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与缔元信网络数据(万瑞数据)共同发布了《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此报告为双方与网易、新浪、搜狐、和讯、搜房等10多家媒体合作,通过在线调查,了解网民对微博的认知程度、使用行为及偏好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的用户群中企业的普通员工和学生的比例就很高,分别达29%和17%的用户比例;89%的用户主要关注的人是朋友、同学、同事、业内人士;;31%的用户经常通过手机来登录微博,在交通中、等候的时间这些以前很难利用起来的时间来登录微博的用户比例大大提升。

一、微博用户的平民化
    尽管在推广期间,借重名人的影响力可提高微博的市场认知度,但追星或作秀,不是微博的主流。微博的生命力应该是为普通人提供表达、分享和沟通的平台。报告显示微博的用户群中企业的普通员工和学生的比例就很高,分别达29%和17%的用户比例;这些普通的平民人人都在关注别人,人人也都被人关注着,而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朋友、同学,被关注的也是同学和朋友。

 

二、微博用户的圈群化
    微博上的沟通、交流是以圈群为中心的,微博用户主要关注的人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圈群性特征的人群,他们中89%的人主要关注的人是朋友、同学、同事、业内人士,而且微博内容中具有圈群性的话题、熟人朋友的动态、业内人士的观点更受关注。而圈群可以分为几类:以朋友、熟人为主的个人关系群;以关注主题为主的共同爱好群;以自我提升或工作合作为主的行业群。

 

三、微博用户的个性化
    微博因其有着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共同讨论热点话题”和能提供“最新资讯”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在人们越来越追求有个性的事物的当下,微博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媒体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吸引了大批人的加入。其中74%用户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就是“写微博,发表自己观点或发泄情绪”而76%的人主要发布的内容是“个人心情感受”,其次才是分享和关注,博客虽然也具备这样的特征,但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限制了博客的产出量,在信息生产能力上,微博更适合普罗大众,更能表达出用户的个性化。


 

四、微博用户的随性化
    微博的出现使信息的书写,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随性,更方便的表达自己与更方便的获取信息,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打破了以往媒体的更新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有22%的用户就是因为手机可以登录微博而开始使用微博的;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1%的用户经常通过手机来登录微博。同时在微博发布的内容上看,有的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有的是图片、音乐、讨论群,其表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用户可以更加随意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

 

 

五、微博用户的自发传播性

    微博用户具有自发传播的特性,调查显示89%的用户表示会推荐给朋友使用,有近半数的用户表示会在微博上面进行转发信息,他们转发的主要是有价值、有趣的或是及时性较强的信息。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